第423章
作者:陌小洛      更新:2024-12-08 16:06      字数:1959
  这是兵行险着,却也是富贵险中求。
  如果当真让他们得手,宫中便再没有适龄的公主能去土谢图汗部了,即便令宗室女做公主出嫁,也未必会真的同大清一条心,他们就有更多的可乘之机。
  而且他们还在现场留下了伪证,想要将此事嫁祸给土谢图汗部,行离间之计,想要试一试康熙在暴怒之下会不会影响判断力,落入他们的陷阱中。
  然而他们没想到中途会杀出来一个乌尔衮,拼死护住了大公主,拖延了时间,让护军赶到,导致他们的刺杀行动功亏一篑,还让许多来不及撤退的人手落入了大清手里,重刑之下将一切都招了个干净。
  康熙的确如同噶尔丹所料的暴怒了,但目标却是准噶尔部。
  原本朝中对如何对待准噶尔部一事尚有争议,主和派主张安抚,类比漠北蒙古一样,以联姻、会盟来维系关系,而主战派则是主张在中俄协定签订后,通过与土谢图汗部的联姻,逐步往西扩张,一点点压缩准噶尔部的地盘,将其瓦解蚕食。
  无论哪一派,之前都无人主张与准噶尔部立刻开战。
  虽然这两年大清休养生息的成果良好,国库日渐丰盈,但毕竟中俄之战尚未完全结束,出征的将士们归来后也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此刻开战,只怕不利。
  再加上康熙如今也不似年轻时的冲动,本来大清与准噶尔无论是战是和都要再僵持几年再说,可大公主遇刺之事却是叫康熙一下子就炸了。
  去他的谋定而后动,准噶尔都敢对他闺女动手了,他还谋什么谋?
  打,必须得打,现在就打!
  康熙在朝堂上暴跳如雷,逮着几个劝他再等等的官员狂喷,逼得不再劝的大臣们找上了张英,希望让他能想办法请胤礽出面劝劝。
  没办法,能跟胤礽搭上话的几位重臣如今都在贝加尔湖跟鄂罗斯人玩呢,他们选来选去,也只有张英能去说说了。
  张英倒也不推辞,当真就求见了胤礽,只不过还带着他的“得意门生”——胤褆。
  有胤褆这个嫌事情不够大的人在,场面可想而知。
  若不是胤礽和张英还能压得住胤褆,他当场就想冲到乾清宫去请求带兵出征,灭了噶尔丹全家为大公主出气!
  胤礽好不容易给胤褆撸顺了毛,打发他去找惠妃给他媳妇拿今年新分的贡品后,无语的看向张英:“张师傅,您到底是来帮忙说和的,还是来火上浇油的?”
  若说这世上谁最了解胤褆的性子,张英绝对首当其冲,他今日敢带着胤褆过来说准噶尔之事,很明显就没想好好说话。
  “太子觉得,为什么准噶尔这么着急,非要在京城对大公主下手?”
  张英不答反问。
  这个问题胤礽也想过。
  若准噶尔部只是为了破坏联姻,那大可以等大公主出嫁之时,在途中设伏,或是等大公主到了土谢图汗部后,再想办法下手,这样更好栽赃,也比在京中动手要容易得多。
  但他们就是这么着急,这边大公主要下嫁土谢图汗部的消息刚传出去没多久,准噶尔部的刺客就找上了她,算时间,未免也太着急了些。
  胤礽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事,他皱紧眉头看向张英:“师傅有话就直说吧。”
  张英也不故作高深,直言道:“臣以为,其中只怕有第三方插手,故意促成大清与准噶尔部提前开战。”
  这也不无可能,但又会是谁想要这样的局面呢?
  胤礽的思绪不断转动,突然间想到了一种可能,顿时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张师傅随孤去一趟乾清宫!”
  ……
  乾清宫外跪着几个“劝谏”的老大臣,这是他们一贯的手段了,数见不鲜。
  康熙完全不想理会他们,而是叫来了康亲王,对着地图研究。
  自从上次那个敢拦着胤礽不让进的小太监莫名的消失了之后,乾清宫大门再次对胤礽全不设防,他越过地上的大臣走进去的时候,就连跟着他的张英都没人敢去问一声。
  外面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臣突然高喊了一声:“太子岂能擅闯乾清宫,此乃欺君罔上的大罪——”
  话没说完,就被人捂了嘴,硬生生的将后面的话全都吞了回去。
  胤礽的脚步顿了顿,心里只觉得荒谬。
  明明是他们求了张师傅去请他来劝说康熙,他来了,却又要被扣上这么一顶帽子,当真是上下嘴唇一碰说什么的都是他们,根本不管后果如何。
  “太子爷,皇上问您怎么还不进去呢。”
  梁九功小心翼翼的过来说道。
  外面那人喊得那么大声,康熙怎么可能听不到?
  没在此时动手处置了那人,全是因为不想叫儿子担了恶名,其实心里心疼的厉害。
  他的太子愿意到乾清宫来,他高兴得很,何时轮到旁人来置喙了?
  难不成非要他们父子生疏如君臣,那些人才觉得满意?
  康熙心里窝火,但看到胤礽进来还是扯出个笑脸,招手道:“来,过来帮朕算算哪条路线更合适些。”
  胤礽走到康熙身边,没去看地图,却道:“阿玛当真要现在就出兵吗?”
  康熙不舍得凶儿子,于是回头瞪了一眼张英,张英对着康熙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脸,气得康熙立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