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特困生 第59节
作者:
领竹 更新:2024-02-24 15:04 字数:4159
累狠了,也最多回家抱着冬宁睡十几个小时,亲密的动作有一条界限,他从没踩过线,总是点到为止,冬宁却还是招架不来。
第二天起床,他就垂着眼,似笑非笑地看冬宁,意思是笑话她没体力。
说到有关于未来的话题,盛誉的兴致也总会比平常高一些——他虽然习惯做面无表情的样子,但在一起久了,冬宁也慢慢能感觉得到他情绪的变化。
提到本科毕业后去法国留学,他就说,玫瑰人生这曲子,以前听总觉得太小资情调,但要是跟冬宁一起在香榭丽舍逛逛,就算什么都买不起,只喝一杯热可可,那感觉应该也不错。
那是他别扭闷骚的嘴里说出的少有的几句坦诚的话之一,说这话之前,他正盘腿靠着沙发坐在客厅的地毯上,因为刚睡醒,头发乱七八糟地翘着,当作睡衣穿的白t恤领口也歪,锁骨上有一点红,是被蚊子叮了,他皮肤白,所以看着格外明显。
冬宁本来是给他送热可可,但递到他手里以后,听他顺其自然说完那句话,就没忍住,弯下腰主动亲了他。
那天也是他们俩的第一次。
刚才,冬宁在寒风中怎么走都走不完的车道,等坐上了车,就只用了一曲《玫瑰人生》的前奏,就被彻底甩在了身后。
她转过头,看着车窗外迅速变化的风景,脑袋里没认真想什么事情,只有一个无厘头的念头:这车有可能不是盛誉租的,不然那也太巧了,还恰好有他很喜欢的曲子。
又想,盛誉算是个挺长情的人,喜欢什么东西,他都能喜欢很长时间。
作者有话说:
晚安,明天见~
感谢64870521宝贝的11瓶营养液;感谢张弋弋包包的1瓶营养液,谢谢~
第41章
◎这利息也太重了点◎
过完万圣节假期以后,冬宁的导师大概终于从罢工的情绪中抽离了出来,想到要看一看这个新晋的博士一年级弟子的研究进度。
这个突发奇想的视察工作,使他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收获——即,冬宁竟然真的有进度。
虽然,吉尔伯特教授认为,作为一名在读博士,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其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但也因为,多数人都不太能把所有的“应该”做得像冬宁这样到位,所以,吉尔伯特教授表示,自己还算满意。
接着,他大手一挥,定了冬宁的固定经费——比预期中涨了大概百分之三十,等学校的财政部门开始正常工作,就可以照额按月发放。
虽然这最多算是个半成品且相对无期的饼,但冬宁还是免不了设想一番——到那时,她的生活品质能提升很多,她初步打算,先把有供暖的crous申请回来。
既然学业开始走上正轨,说明冬宁在学校就有得忙。
与此同时,她也有了开源的路径,冬宁就只陆续接了几个翻译的工作,没再去找固定的兼职。
亚超的主管在同一天给她打了两个电话,第一个是问她有没有兴趣回来接着做, 第二个是请她帮忙,在周末顶一个晚班。
冬宁拒绝了第一个,同意了第二个。
电话在亚超主管开心的道别声中挂断了,这不由得使在家里被冻得脑袋发木的冬宁脑洞大开,想到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想开窗户、先提掀屋顶。
——这样的话,本来不会同意在房子里开窗户的人,因为掀屋顶的提议太过于惊悚,反而会觉得开窗户很不错,主动提出大家各退一步,都别太极端。
她感觉,这个法国高中肄业的亚超主管,大概也对心理学有一些相当独特的认知。
因为冬宁辞职时,对他说的理由就是学业繁忙,他打这通电话,真实意图未必是请她回去长期打工。
明明八竿子打不着,但冬宁就是接着想起了之前跟盛誉提分手的情节。
当时是大二快要结束的时候,也是李淑琴第三次复发,本身已经瘦得只剩不到八十斤,每次见她,都要穿隔离服,就这种糟糕的情况,她还是又复发了。
冬宁显然不合适在短时间内捐赠第三次骨髓,可要是真需要,也不是不可以,最难的是手术费。
盛誉挣得比很多毕了业的人都多得多,可这病是个无底洞,有多少钱都能被吞得了无影踪。
既然盛誉没办法再提供有效的帮助,他们在一起谈情说爱显然也不是好时候,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冬宁实在不想再看见他了。
冬宁的情绪持续了半个多月的抑郁状态,偶尔盛誉想亲她,被她很反感地扭开脸躲开,表情也没有一秒钟的异常,反而反过来向她道歉,说自己错了。
有一天,她对盛誉说,这日子过得没有一点盼头,她觉得活着真是没意思,盛誉就同意了她提的另一个要求——两个人暂时分开,给彼此一些呼吸的空间。
明明在此之前,只要冬宁说这事,他要么根本不听,要么不怎么走心地讲被人讲烂了的心灵鸡汤,说什么困难终将会过去,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可等冬宁一说想死,他立刻就答应了分手,只有一个条件:冬宁留在他们的房子里,他搬出去。
冬宁清楚,这也是为了让她不用顾忌大学宿舍的门禁,方便她照顾李淑琴。
虽然此后藕断丝连的时间长达一年,但冬宁确实达到了目的。
等盛誉反应过来,她说的分开不是一个阶段,而是两个人感情的结果时,他脸上的表情第一次变得那么精彩,像是冬宁躲开他的亲吻时本应该有但被推迟上演的反应。
看来,不管大事小事,这方法都挺好用。
想开窗户,先提掀屋顶。
此时此刻,冬宁躺在床上,倒是不想掀屋顶,她想的是,她房间里这个屋顶,到底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因为有它和没它,好像都是一样的——屋里并没比屋外暖和多少,四面墙还能挡挡风,这个屋顶有什么用?
怀着对屋顶的满腔愤懑,冬宁裹着大毛毯下床,给自己煮了壶热红酒。
一股脑混好仅有的几种原料,她坐在床边,看着桌上架在酒精灯上的红酒壶逐渐沸腾起来,熟悉地从身体内部产生了一些微微的暖意。
但其实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假象。
她的手和脚都还是冰凉,鼻尖也因为冷空气而发痒,脸皱成一团,忍了忍,还是打了个喷嚏。
冬宁只好重新躺回床上,哆哆嗦嗦地把被子盖在毛毯上面,侧着身看红酒壶里的热气飘出来。
在桌子的另一边,放着一个没洗过的客用咖啡杯,她一下午都在看书,忘了收拾。
今天下午,卓成云来找过她。
他带来了最近在留学生圈子中传的最热闹的消息,表示了对冬宁识人不清的心疼,同时建议她赶快撇清与阮如玉之间的关系,不要再趟这浑水。
毕竟,留学生吐槽bot那里,已经有人不指名道姓地投稿,把帮忙处理债务的冬宁说成是阮如玉的亲姐姐,以此吐槽人一旦开始堕落,会变得多没底线,名校优生美女都会被这种妹妹影响到被迫到处借钱。
——大家都说,阮如玉之前其实是被包养了。
最近可能是被金主抛弃,本人也感觉毕业无望,索性卷一笔钱潇洒一阵子。
她消失得不算太久,但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假如一直都在身边,反而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闹出这种剧情,才一下子把聚光灯吸引在了自己身上。
对她有一些了解的同学,将信息拼拼凑凑,最后“痛心疾首”地得出了被包养这个结论。
据众位同学的回忆,阮如玉刚来巴黎的时候,住的可不是15区。
她那时候一直想凹家境小康的人设,但挤破头再加上运气爆棚,好像是跟教务处已经离职的那个教学秘书走得很近,才抢到了crous。
饶是这样,每个月付四百欧,都付得紧巴巴。
身边的同学,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她跟家里关系不太好,经常吵架,被断生活费的事。
但也是最近,才被有心人宣扬出来,阮如玉的亲妈早就去世了,总跟她找事儿的,是他爸的第三任妻子。
真够狗血的。
阮如玉搬到15区,也是后来才发生的事。
——看她买的那辆车就知道,她的金主愿意为她付出一些,但是并不多。
一切都维持着一个不尴不尬的水平,但就是没到能让她装阔的份上。
也就骗骗冬宁这种心地善良的同学。
冬宁也不知道,阮如玉有没有在一些家庭信息上骗过她,她只指出卓成云话中的另一层不实的隐含意思:“我们是在校内网上认识的,她的宿舍中签,是我给她写了推荐信,因为那学年我拿了奖学金。”
“还因为那时候我正好在教务处打杂,她拜托我帮她关注空缺宿舍的情况,也是等了一段时间,才中签的。”
卓成云马上叹气,说:“哎,现实就是这样,你不出事还好,但凡一个人有了一个问题,那她身上所有的点就都成了可以被别人攻击的靶子,我和她的来往虽然不多,但我也不愿意用这种事情来揣测同学,大家说的确实过分了。”
“不过……”
不过,阮如玉由一个住crous都扣扣搜搜的人,摇身一变,搬到了富人区,还买了车。
虽然租房、开卡罗拉这种生活水平,一直都不被富二代们看得起,可这种变化对她本人来说,还是太不可思议。
冬宁是一个连crous都住不起,只能在供暖等于没有的房子里靠发抖取暖的人,对此不予置评。
——她不是油盐不进,也不是听不懂卓成云的话确实有些道理。
但也只是有些道理。
一则,在这个时候批评阮如玉可能存在的私生活问题没有任何作用,二则,冬宁也无意批评。
而且捕风捉影得出一个“被包养”的结论,不管是对男生女生,都是恶意满满的中伤。
话说到这儿,卓成云再次提出,帮阮如玉还清剩下的债务。
结束这件荒唐的事,也让流言停止。
冬宁道:“她的车已经在卖了,这几天联系我的人很多,有两个真心想买的,估计会很快,真卖了以后就足够了,她还能剩一些。”
顿了顿,卓成云道:“阮如玉不是说,她把车抵给你了?”
“她联系过你?”
“……她还了我的钱。”
冬宁“哦”了声,很快想通了这件事。
看来,不光是她,阮如玉也清楚卓成云在华人留学生当中的影响力。
冬宁没帮她的时候,她全面摆烂。
但现在冬宁已经收拾了一半烂摊子,她自己也知道,要想想办法控制局面。
“我没跟她要过,事实上,我也没主动联系过她,是她直接paypal转我的,我劝她回来面对问题,她就回我说,她不会拖累你跟着她挨饿,已经把车抵给了你。”
冬宁一次性给阮如玉借了四千欧,后来,摄制组赔偿她的违约金,她不急用,也先拿去帮阮如玉还了债。
这些钱加起来,确实比阮如玉估计的二手卡罗拉多。
不过,阮如玉本人并不知道冬宁还拿了自己的钱帮她还了一部分,在邮件里,只说用卡罗拉抵四千欧,相关的文件也都给冬宁。
这么看,以阮如玉的角度,是冬宁占便宜了,阮如玉也并不是那些不了解她的人嘴里讲的一无是处的样子。
冬宁说:“车不是我的刚需,我还是希望她还现金给我。卖了车以后,剩下的那部分就可以还我。”
卓成云道:“你应该清楚,她现在的经济能力,错过了这次机会,下一次能还清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冬宁笑了一下:“人都有遇到自己过不去的坎儿的时候,但要是能有人扶一把,也就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