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美食录 第9节
作者:闻笛解酒      更新:2024-02-07 14:27      字数:3683
  十几颗圆滚滚的桂圆干滚了满手。
  桂圆干带皮,放在锦囊里不会污脏,又能给心急的孟淮安解馋,一举两得。
  孟淮安乐得眉毛都快飞上了天:“还是林小郎君了解我!”
  林稚温和一笑,在他这里买了那么多回饼子,能不了解吗?
  三人一路行至正堂。
  “阿娘,林小郎君来了!”孟淮安一边喊着,一边将手上堆满了的桂圆皮子顺手丢进渣斗。
  秦柔正坐在踏上看一幅堪舆图,听到声音抬起头来,脸上笑出两个酒窝:“这位便是林小郎君?”
  不知为何,林稚竟有些紧张,低头见礼:“夫人万安。”
  陈平适时地将食盒递上去:“夫人,这是林郎君送来的樱桃煎。”
  闻言,林稚补充:“除了樱桃煎,还有些嘉庆子和枇杷煎。”
  “哦?”秦柔温柔地笑着,“如此甚好,我最喜欢吃嘉庆李了。”
  “咔”的一声,食盒打开,里面共分三层:一层樱桃煎,二层嘉庆子,三层枇杷煎,果脯色泽喜人,个个透着蜜色的光泽,不多不少,给人一种精致且量大的感觉。
  孟淮安声音响亮地吞了口口水,瞬间觉得手里清甜的桂圆不香了。
  秦柔夸赞道:“好精湛的手艺,怪不得阿舟喜欢,我也喜欢得紧。”
  秦夫人意外地平易近人,和林稚前世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尖酸刻薄的豪门贵妇大不相同,之前的紧张感消失得无影无踪,“夫人喜欢就好。”
  “阿舟从小身患恶食,这么多年总不见好,幸亏林小郎君出现,这才有所好转——小郎君是我们孟府的恩人。”
  林稚道:“不过是做好份内之事,夫人言重了。”
  他抬起头来,余光一扫,无意中发现那薄胎青釉的渣斗里装满了什么东西,好像是油纸袋——而且是很眼熟的油纸袋。
  他放鸡蛋灌饼的油纸袋!
  观其数量,怕是孟琼舟这几日一日三餐都在吃这饼子。
  ……就那么爱吗?再爱也架不住天天这么吃啊,真的不会吃腻吗?
  林稚记得,曾经听某不知名营养学家说过,人的一天要吃十五种以上不同食物才算膳食均衡,就算他的饼里有肉有菜有蛋有肠,可算上调料和面粉,也超不过十五种食材。
  长此以往,孟琼舟会营养不良的吧?
  这可不行。
  都说医者仁心,几天的厨郎当下来,林稚也见不得别人吃得不好,“夫人可否与我说说少卿的日常饮食,我好帮着参谋一下。”
  秦柔求之不得,吩咐陈平把庖厨的奴仆喊了过来。
  没过多久,林稚只觉得眼前一团乱云闪过,再定神时,面前恭恭敬敬站了三十多号人,全都来自庖厨。
  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既是在深宅大院做事,这些大厨的手艺必是精巧万分。
  这样三十多个技术精湛的手艺人都比不过半路出家的林稚,倒不是因为他的厨技有多好,只能说科技的力量太强大——他现在的厨艺,可是浓缩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结晶!
  “索粉要挤得细一些,太粗的话进不去味道。鸡汤汤底?依我看不如改成菌菇汤底,味道更清淡鲜美。”
  “水饭味道太酸,以后可以减少烹制的次数……一定要做的话,少放些醋。”
  “什么,缕肉羹里也放糖?改成胡椒粉!”
  “……”
  其实林稚于膳食一道说不上十分精通,不过是按照自己的饮食习惯,对这些菜做了一些改进。既然孟琼舟有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胃口,口味应该和他这个现代人一致。
  不光是奴仆们,就连总管陈平都在一旁刷刷用笔记着,写得飞快。秦柔认真听着,她的小儿子则站在旁边猛咽口水。
  最后林稚做总结:“这些都是一些个人拙见,各位随意听听便是。”
  孟淮安抢道:“怎么会是拙见?林小郎君忒谦虚!我觉得你改进之后的菜谱更好,都把我说得饿了。”
  林稚但笑不语。
  估摸着快到饭点,再待下去不礼貌,他起身告辞。
  秦柔留他:“林小郎君要不要留下一同用暮食?”她神色诚恳,不似作伪,是真心实意地想要留他吃饭。
  主人的礼数到了,客人却不能不识趣,林稚笑着推辞:“晚上还要去夜市,就不多叨扰夫人了。”
  秦柔只好同意:“小安,去送一送林郎君。”
  “知道啦!”
  两人走到垂花门,林稚说:“孟小郎君就送到这里吧,再往前走就太远了。”
  “好吧。林郎君你以后能不能多来几次?我兄长那个性子你也知道……平日里我都要闷死了。”
  林稚笑着点头:“好。”
  紫宸殿内,官家雄浑的声音响彻大殿,孟琼舟端坐阶下,身姿挺拔宛如青竹,平视前方,却罕见地有些心不在焉。
  觉察出他的走神,大理寺卿魏之远看了看身侧年轻的手下,压低声音提醒:“何事失神?”
  顿了片刻,孟琼舟垂下目光:“无事。”
  作者有话要说:
  小孟:想老婆
  第13章 南湖挑菜
  中和节这天,林稚起了个大早,把提前备好的谷物和瓜果种子装进青色荷包。
  一共炮制了五六个,一个送给沈小七,一个送给胡大郎,一个送给赵二娘,剩下的几个……看见眼熟的就送了吧。
  本朝人过中和节,多以这种装满谷物种子荷包互相馈送,祝福对方多子多福。
  林稚没有“多子”这方面的想法,讨个“多福”也是好的。当然,他最想要的还是多钱。
  赵二娘到底是个女郎,心思细腻,早有准备,收到以后也回赠给他一个;沈小七没心没肺惯了,明显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一个劲儿地不好意思“明年一定给阿郎补上”;真正让林稚感到意外的是胡大郎,竟也送给他一个荷包,一问,居然还是自己亲手缝制的。
  林稚想象了一下,虎背熊腰的胡大郎捏着一根细细的绣花针在灯下苦绣,成功把自己逗笑了,真是人不可貌相!
  除了互送荷包,人们到了中和节这天还会吃凉粉。
  今日林稚早起,就是为了做凉粉。
  木薯洗净,刮皮,磨碎,加水沉淀,滤出木薯淀粉,加水搅匀后放锅子里小火慢煮,边煮边搅,直到粘稠为止,出锅冷却后即成凉粉。
  冷却后的凉粉呈现半透明玛瑙色,弹性十足,口感软糯,用米醋和香油拌一拌,再撒一小把芫荽,就是一道清香可口的小食。
  这样一小碗凉粉要五文钱,因为是节日食品,倒也卖得不错。
  到了早市摊位,沈小七挑着担子去送外卖,攒动的人群里,林稚突然瞥见一片绯红的衣角——孟琼舟也来买凉粉了。
  林稚笑问:“郎君要辣的还是不辣的?”多种口味多种选择,他特意准备了加辣和不加辣两种口味。
  一块银子已经推了过来,听到他喊“郎君”,孟琼舟目光一动,道:“都要一份。”
  林稚微微挑眉,还挺能吃。想了想,还是建议道:“朝食吃得太凉对胃不好,郎君不如再来一壶热豆浆,也好吃得暖些。”
  孟琼舟温声道:“好。”依言加了壶豆浆。
  谁知,取完凉粉和豆浆之后,他却没走。
  林稚煎完两个鸡排才发现他没离开,正要开口询问,发现对方的目光一直在自己的腰间徘徊。
  他的腰带上挂了几枚荷包。
  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吗?孟琼舟这是在向他讨荷包?
  林稚没犹豫太久,取下缠在腰上唯一的那枚青色荷包,递了过去:“孟少卿中和安康。”
  “中和安康。”孟琼舟回道。
  他把荷包握在手里,这才转身离开。
  林稚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默默思索:“刚才孟少卿脸上的那个表情,是心满意足没错吧?”
  中和节过去,转天便是节日大头,挑菜节。
  挑菜有两个意思,一是挖野菜,二是猜野菜。
  市井人民平日繁忙,为了填饱肚子,几乎人人识得野菜,没有比赛的乐趣。但皇宫里会进行猜野菜这项闲趣活动,不仅如此,还会隆重地举办一场挑菜宴。
  宴席很简单。太监宫女提前备下木斛,斛里堆放湿土,将挖来的野菜一棵一棵竖插其中。
  再找一批绸布,在其上写下各种野菜的名字,卷成小卷,系上红丝,一一压在斛底,供圣人、皇子、公主、娘子等去猜野菜的名字,猜中有奖,猜错也不会有什么太严厉的惩罚。1
  这样的挑菜宴席每年都会如期举办。林稚猜想,宫中举办挑菜宴,除了慰藉寂寞宫廷岁月,大概还有劝导众人重视农耕之意。
  有他提前付给沈小七的工钱,沈小七母亲病情大好,应该是特意嘱咐了他一番,这几日对方跟在他身边的时间明显多了不少,刚好可以带他去挖野菜。
  市井百姓不注重猜野菜,却十分重视挖野菜,林稚和沈小七带着错刀和菜兜赶到南湖时,湖畔周围已经来了不少人。
  清风徐徐,草色蓊郁,一片大好风光。沈小七面朝波光粼粼的南湖,深深吸了一口气。
  “好多人啊!”
  “……”林稚:谢谢,还以为你要吟诗了。
  他分了一把银错刀给他:“快挖吧,不然一会儿就没了。”说完半蹲下*身,开始挖野菜。
  林稚爱干净惯了,有些怕脏,因此不像其他人一样,脱下鞋和罗袜直接光脚踩在地上,而是自制了一副简易足套,套在腿上。
  一截纤细修长的小腿露出,白藕似的,直晃人眼。
  沈小七看了看,心中浮现出一两声叹息:“同样是出门在外做生意,怎么阿郎就那么精致?”摇摇头,也投身到挖野菜大军去了。
  阳春时节,野菜葱茏,南湖依山傍水、得风得雨,野菜生长得更加旺盛。
  茵陈、荠菜、葵菜、马齿苋、蒲公英等次第登场,悠悠地舒展着嫩绿的身姿,有的适合清炖,有的适合煎炸,有的适合调羹……怎么吃都好吃。
  两个挖菜人一时无话,纷纷忙着手底下的活计。
  直到腰酸得不行了,林稚才挺起身来,定睛一看,沈小七居然还在挖,简直不知疲惫——年轻真好。
  感受到他的目光,年轻人沈小七站直身体,举起满满一筐的战利品:“阿郎你看,我挖了好多!”
  林稚夸他:“不错。”顺便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虽然体力没有沈小七好,但也挖了不少,几乎也是满满一筐,且各种野菜都包含其中,有黄有绿,十分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