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贵妃日常 第255节
作者:
华卿晴 更新:2024-01-13 20:06 字数:3774
人口的膨胀,只要多传承几代人,那几乎是几何倍数。真等着百来年,朝廷哪有那般多的赋税养了宗室。真心养不起。
因为如今的宗亲的爵王,哪怕有一些递减。可到底还是恩多。
或者说这递减是什么递减法子。在皇帝那里还想下一点狠手。
“其时皇兄的本意,倒不是真想除了宗亲的爵禄。”李惞又继续说道:“皇兄之意是想让宗亲也去边地就藩承爵。”
“皇兄膝下的皇子,除了太子,还有皇十二子年岁太小。其余诸子成年皆就藩。皇兄之意,皇子都当就藩,宗亲如此,更合上意。”李惞这一番讲了后。那可谓是惊了贾元娘。
“王爷,皇上发配皇子就藩,那也是就藩荒凉边地。如今让宗亲们也吃这等苦楚,还是离了京都的繁华,就怕许多人不乐意。”贾元娘说的实话。
有的富贵享受,没谁会想着去吃苦。何况宗亲们享受富贵习惯了,瞧瞧皇长子、皇次子就藩就丢小命的例子。这真不是好例子。
“是啊,皇兄也有此担忧。”李惞说道:“所以皇兄就是暗示本王,唉。”
“那王爷也不乐意就藩吧。”贾元娘还是了解枕边人。
代王想当富贵闲人,游山玩水还成。真的去边地就藩,代王一点也不想。
“还是王爷了解本王。”李惞承认了,他就是不想去就藩。
“可皇兄暗示二哥同意了就藩。”代王为难,那就为难在此处。
晋王这一位亲王同意了,皇帝也是明白的告知了代王。
都是宏武帝的兄弟,晋王支持皇帝,代王如果不支持,代王怕自己没有好果子吃。
“此事确实为难。要不,王爷跟母妃讲一讲,也让母妃给您出一个主意。”贾元娘提议道。
“这会不会让母妃为难了。”代王李惞更为难。他显然不想让生母担忧。
“王爷,这等大事,早早晚晚总不会瞒了人。早晚母妃都会知道,还如您亲自告知王妃。也免得母妃万一听着什么谣言,倒是更要瞎琢磨。”贾元娘劝了话。
至于替代王出主意,贾元娘不会做。
万一她的主意不合了代王的心意,那又何必。
还是由着婆婆出面更好。亲母子之间的谈话,那更容易,也更简单一点。
母子没有隔夜仇,宋太妃无论提什么建议,那肯定就是为了代王好。
代王在贾元娘这一位嫡妻这里得着这么一个答案。想了想后,他同意了。
于是夫妻一起回了后宅,还去了宋太妃那儿请安。
宋太妃如今荣养于王府。她平日养养花,听听小戏班子的唱曲。这日子过得清闲自在。
平日儿子儿媳和孙子们都是天天问安,这关心前,关心后。
宋太妃的日子过得舒坦极了。只是瞧着这晌后,儿子儿媳又一道来。
宋太妃这一想,她就有一点猜测。
“儿子给母妃请安。”
“儿媳给母妃请安,母妃万福金安。”代王夫妻一道问安。
“快,快起来吧。先落坐了。一家人哪用得着这般虚礼。”宋太妃笑着招呼儿子儿媳落坐。
秋日,宋太妃是在花园子里。这会儿宋太妃招呼了儿子儿媳落坐于小亭之内。
有宋太妃的话,代王夫妻当然不会拒绝。
此时贾元娘摆摆手,还打发了侍候的下人们。然后,贾元娘自己动手,她亲自给婆婆和夫君斟茶。
宋太妃吃着儿媳递的茶,她脸上笑意盈盈。
至于代王李惞,他是没心思吃茶。倒是贾元娘也给自己斟一盏茶,然后她在旁边落坐后,就是静静的听着婆婆和夫君谈话。
“母妃,儿子前来也是有一桩事情,儿子拿不定主意。还请母妃您替儿子掌掌眼。”李惞开篇就点主题。
然后李惞把跟给嫡妻贾元娘讲过的话,他又讲了一回。
“我儿打小生活的京都,哪能去边地就藩,不妥不妥。”一听完儿子的话,宋太妃马上就拒绝。
“至于晋王要就藩,他乐意去,他便是去就成。何苦还要诓了你。”宋太妃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
有皇长子李茂鼎、皇次子李茂眺的旧例在。宋太妃不乐意儿子就藩。
“母妃,王爷也是担忧这等事情皇上提了,王爷落一步,晋王进一步。万一让皇上恼了,唉。”贾元娘替代王说了他的隐忧。
宋太妃瞧一眼儿子,再瞧一眼儿媳。她搁下茶盏,她哪还有心思喝什么劳什子的茶。
宋太妃说道:“皇上那儿,我去求情。”
“我儿不去就藩,我便是舍了这一张老脸,那不能去的边地,就是不能去。”宋太妃的态度很坚决。
“母妃,王爷这儿过这一关容易,可……”贾元娘话到这儿,她止住了。
宋太妃又不傻,她当然听懂儿媳的意思。儿媳一定是担忧两上孙子的前程。
未来两个孙子袭爵,那还要皇帝做主。
宋太妃想了想,她道:“我进宫一趟,我去问一问姐姐的意思。唉。我总不能让儿子孙子真的就藩了。往后不在京都,离着大姐远了,我舍不得。”宋太妃说这话时,她的眼框子红起来。
“便是等着孙辈要就藩,那也是我闭眼了,我瞧不见的时候。”宋太妃的态度多坚决。
“母妃。”代王也是感动的模样。
“我儿,代王府且缓缓。那就藩好不好,总要有人去试一试。便是好了,晚一点怕什么。好饭从来不怕晚。”宋太妃这话有底气。
贾元娘当然懂宋太妃的意思。只要宋太后还在呢,这代王府总有靠山的。
好歹在宋太后的心里,代王这一个打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不一样。至少比着晋王的份量那可重多了。
在宋太妃这儿得着肯定的答案。
代王夫妻离开时,二人心情都轻松不少。
“王爷,我看两个孩子议亲的事情,不如都缓缓吧。”贾元娘提议道。
“依着王妃的意思,先缓一缓。再看一看情况。”代王也同意。
哪怕两个孩子都要议亲的时候。可这风声不同了,缓一缓又何妨。
宗亲世子,那都不愁了未来的嫡妻人选。
又两日。
京都皇城,宫廷内苑,长乐宫。
宋太妃进宫求见,宋太后对于妹妹进宫,她当然乐意。自家姐妹说说话,那也是亲亲热热。
姐妹谈体己话,宋太妃也提了关于宗亲就藩的事情。
皇帝乐意给宗亲就藩时,那还是添一些彩头。可这些彩头,宋太妃宁可不要。
于是见着宋太后,宋太妃把事情一讲。一边讲,宋太妃一边抹眼泪。她说道:“姐姐,我就是舍不得您。离开京都,我们姐妹这一辈子哪还能再见一面。”
“姐姐,老三的性子您最了解。他跟我求话,他就想替皇上分忧,他愿意就藩。可我老了,我恋旧,我不想同意老三的意思。唉。”宋太妃还是叹息一回。
宋太后听懂妹妹的意思。
“皇上让宗亲就藩?”宋太后是不知道这事情的。如今听妹妹一说,再听了妹妹的意思。
宋太后也是左右为难。
对于皇帝儿子的想法,宋太后真的不一定拿捏准。可一旦关系朝堂大事,宋太后真没有掺合。
后宫不干政。或者说宋太后本来也不有干预过。
如今宋太妃这一提,宋太后思考片刻后,她道:“妹妹不想老三离开京都,那便不离开。就像妹妹讲的,你恋旧,哀家也恋旧。”
真是姐妹分离。宋太后也不舍得。往后见不着一面,那哪里能不难过。
像如此这般,姐妹想见面时,那就能见一见。这就挺好的。
“姐姐,我进宫里,就想求姐姐跟皇上求一回话。老三那儿便是就藩,也请皇上缓一缓。待我去了,老三就藩也使得。如今我就是舍不得姐姐。人老了,就是这一点念想。”宋太妃对于就藩的事情,她除了舍不得儿子离开京都。
更主要还是这事情宋太妃不怎么看好。这才是最要紧的。
既然不看好,当然就不要冲在前面。还是看一看情况。
万一皇帝心意决断,没有更改的余地。那便是从了圣意。可万一有更改的余地呢?
冲在前面,那又何必。代王的富贵已经足够,一点锦上添花的事情就不做。不做也少出错处。
反正这些事情里都掺了错处,宋太妃出头,这错处全在她一个老婆子的身上。
皇帝真怪,那也不会跟一个老婆子计较。至少宋太妃就是这样一个想法。且算她以老卖老吧。
宋太妃把黑锅先背上了,这又求着宋太后。
于这一桩事情自然就传进皇帝的耳朵里。
至于是宋太妃的意思,还是老三这一个弟弟的意思。李恒并不在意。
宏武帝更在意的还是宗亲们的意思。瞧瞧,这一杆子事情出来,最后乐意冲前面的就晋王一人。
泰和宫,御书房。
李恒问了在看奏本的皇太子,他问道:“太子,你如何看宗亲就藩一事。”
李烨这一位皇太子怎么看,他当然还是原来的态度。他道:“父皇心思,全为天家。儿臣觉得不妨给晋王叔一些特许。万事开头难,只要开一个好头,后面就容易许多。”
“你赞同朕的意思,这宗亲就藩也当行。”李恒又问太子。
“父皇为百年之后大计,儿臣没有不赞同的道理。”李烨也会算数,他也知道亲爹的意思。
宗亲人太多,爵位一代传一代。人多爵多,朝廷确实容易吃不消。
或者说就藩地,多吃吃苦楚,宗亲里多一些人才也更好。藩地离中原的核心太远。
真是不让宗亲治理,也是便宜当地的头人。左右也是要便宜人,不如便宜了宗亲。
至少宗亲在外,宗亲势起,天家也不怕出权臣。
因为宗亲们有势,宗亲们会盯着京都的。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有些李烨看出来,有些可能没看出来。这些都不要紧,李烨知道的便是这事情于东宫有利。
当然更有利皇家。只是不利于宗亲。这等事情父皇有威望推行。他这一位储君自然不会唱了反调。
李烨更想做的是沉默。他年少,这等事情不掺合。
便是等父皇百年之后,有祖宗旧例在,这旧例自然就是祖制。也可以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