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454节
作者:顾四木      更新:2023-12-26 14:03      字数:3516
  她必得让陛下先了解她的全盘计划,两人再一并商议着来。
  *
  圣神皇帝接过这份奏疏后,就把案上其余的公文都挪开了。
  因手里这份,不,更准确的说是这沓奏疏,厚度颇为可观。
  要认真看完,估计要花不少时间。
  圣神皇帝展开一瞧,就见开头第一句赫然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她不由抬眼一笑道:“你从前奏疏中,倒是少见引《礼记》里头的话。”
  姜握也笑:是,之前她常年被朝臣们拿《礼记》里面的话围追堵截。自是不愿意引其中之文。甚至在家里和署衙的书架上,都把这本书撤了下去。
  如今也没人动不动就谏她一下‘不合礼法’,姜握反而又寻出《礼记》,偶尔还会翻一下。
  其实《礼记》中自有典论之言,比如这句教育为先的话,直到她所在的后世,她的故乡也有‘教育是国之大计’的宗旨。
  只不过从前旁人拿《礼记》来框住她的时候,在她看来,别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根本是‘取其精华合成糟粕’。
  怎么都能扭成他们的道理。
  可如今,该她们来解释道理了。
  *
  就开篇第一句话调笑了一句后,圣神皇帝垂眸继续往下看去。
  然而越看神色越肃然,甚至越看越慢。
  需知圣神皇帝虽才登基为帝,但其实之前已经摄政十余年,要算上接触朝政的时间就更久了。绝大多数朝堂庶务对她来说都是驾轻熟就。
  如今朝臣的奏疏,基本上一拿过来大略一扫,心中便有数。
  但这份关于【教育工作】的奏疏,圣神皇帝看了很久。
  久到她自己都未察觉究竟看了多久,只知道终于看完最后一页的时候,都恍然有些渴了。
  还好手边被恰到好处的递上了一杯夏日凉茶。水本身并不冰凉温度合宜,但里面幽幽清凉的药草沁凉润泽,喝下去令人神清气爽。
  姜握给陛下递上茶后,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她也渴了。毕竟方才皇帝在看她的【办学策划案】,她也没闲着,替皇帝把御案上所有的奏疏都分检过了。
  之后才抬头期待看着皇帝,等待陛下点评。
  想说的话太多,圣神皇帝一时反而有些不知从何说起,最后还是先问道:“这件事,你琢磨了许久了吧。”
  此绝非一日之功。
  姜握颔首,心内是跟辛相一样的感慨:主要是从前,一来朝局如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来,最要紧的是,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筹子),实在谈不上系统地建立上层建筑。
  圣神皇帝再次低头,将厚厚一沓竹纸从头捻到尾,忽然想起了之前的登基三步走,以及出版署最开始的三个部门,又感慨道:“你还是喜欢凡事分成三块来做。”
  姜握再次含笑点头。
  是,这确实也是她的习惯之一了。
  所以,她的【办学策划案】也是分成了三大块主体。
  其实文成看到的‘上阳宫军事学校’只是其中三分之一。
  完整的策划案的三部分是:基础教育;精尖教育;军事教育。
  顾名思义——
  何为【基础教育】:即类似于九年义务教育,比较特殊的是,姜握要用到的是《第一所女校的建立指南》,建立的是女校。
  毕竟,此时男子根本不缺学校——官方办学京中有国子监六学二馆,京外也有府、州、县学。民间私人开设的各种书院、学馆、私塾也很多。
  反倒是女娘们,如果不能建立系统教育的制度,只按照现在皇帝特授官职的方式,总有些‘另辟蹊径’的意味,能融入朝堂的人也太少了些,且对上位者的依赖太大。
  与【基础教育】相对的【精尖教育】,重点就截然不同了。预备选择的入学对象,都是在某一方面已经有一定高度的人才。比如说司农寺的年轻农官、工部善于修缮水利河渠的外放胥吏;户部擅统计赋税的九品计史……
  简言之,便是在原有的专业有一定造诣,但是若无真正专家点拨教学,很难再上一层楼的人才。
  姜握设想中的【精尖教育】学校,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现有院士培养下任院士和高级研究员’的机构。
  传承。
  总而言之汇成一句话:要人才!各方面的人才,且多多益善!
  人才,乃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真正的国运兴衰所系。
  至于【军事学校】,姜握之所以单独把军事拿出来,也是时代决定的——“国家大事,在祀(祭祀)与戎(军事)。”
  虽则都是学校,但军事学校还是单独拿出来,不要混为一谈更好。
  且军事学校的最终掌控权,也一定得是——
  姜握指着策划案里用朱笔勾勒过的一句,看向皇帝:“到时候,还得请陛下出任军事学校校长。”
  “学校……”
  正如文成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虽然能明白意思,但也略微怔了一下。
  圣神皇帝亦把这个词念了两遍。
  因此时还未有‘学校’这个称呼——
  ‘学习之所’自然是自古有之。
  《周礼》中有记载,尧舜之时便有建国学政之所,名为“成均”;再后来西周有如闾塾、党庠、周序;春秋战国之时的稷下学宫,姜握之前还借旧址办过诗会……历朝历代不断演变,一直到现在,成为了国子监(下设六学)。
  “学校。”时隔数十年,姜握不只是再次提到这个故乡最常见的词之一,更是要自己来办学校,心头自然也是百般滋味。
  她回了回神道:“《孟子》里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校者,教也。’”*
  然姜握方才那一瞬间的走神,圣神皇帝自也发现了,她甚至直切要害问道:“学校,也是你梦中之事吗?”
  姜握以《孟子》为‘学校’注释,本就不是为了解释给陛下的。
  听皇帝此问,就直接颔首应是。
  于是圣神皇帝也轻轻点头:“那便以此为名吧。”
  皇帝提朱笔,按照姜握的策划案中写下:初等学校、高等学校、军事学校。
  *
  姜握最开始,真没想过要上阳宫。
  她只是在规划里写了,想要一块离皇城近一些的地建学校,既方便‘校长’亲临,又便于她随时观察进度调整方案。
  再就是建校之地,面积要大一点,尤其是军事学校,总得有能演武的地方,且也为将来的扩建留下余地。
  最后,要是能在之前隋朝留下的建筑群上修缮就更好了,这样能比凭空起楼阁省许多钱,想来辛相和户部那边,能少一点拉扯。
  圣神皇帝看过略想了一想:“这些条件——上阳宫就很合适。”
  不怪文成一见都惊了,实在是上阳宫,并非是寻常行宫。
  这原是高宗晚年,多修行宫之时建造一处宫殿。且也不是凭空而起,是改自隋朝的十六苑,故而极为壮丽宏阔。
  尤其是,上阳宫占地面积之大,是诸多宫殿之最!
  文成一听此事,当场就拿出了洛阳城的舆图,指给姜握看:“上阳宫南即临洛水,西拒谷水,东面即是皇城右掖门之南。”[1]
  可以说上阳宫之大,直接从洛水河畔,一直接到洛阳皇城了!
  如果说只这样描述,不够让人直观明白上阳宫有多大,姜握倒是有一个标准,后世人肯定一看就懂——十一个故宫那么大。
  故宫,古代宫殿计量单位。
  文成望着舆图感慨道:“如此,别说一座军事学校,十座百座都建得!”
  姜握笑道:“谁知道将来,会有多少学校,多少学生呢?”
  说来,与文成的惊讶还不同,姜握最开始听到皇帝将上阳宫给她办学后,第一反应却是——史册之上,神龙政变武皇被迫退位后,正是移居上阳宫,崩于上阳宫。
  而后,上阳宫又变成了李隆基在东都时最喜欢待的宫殿,曾于此“大设庭燎,悬珠玉金银,富贵似非人力。”[1]
  自然,后来也终究逃不过一场废墟。
  姜握不再去想这些。
  她只是看着文成指给她的上阳宫之地——以后,这就是圣神皇帝一朝的学校了!
  **
  端午前夕,帝赐上阳宫与大司徒办学之事,已经传的朝野尽知。
  最先来找姜握的,却是辛相。
  辛相没有直奔主题,而是先绕了个弯:“大司徒可去细细游览过上阳宫?”
  姜握如实道:“去过两次,但上阳宫太大,哪怕是坐车,都十停才走了一二停。”
  辛茂将叹气道:“唉,先帝晚年病得厉害,欲修行宫咱们都不好说什么的。偏就有那善于阿谀奉承的人,曲解上意,将上阳宫修的格外华丽!”
  “当真是陈玉宝以饰台榭,悬明珠于梁柱间!更别提里面那些奇树异草、奇禽异兽。还有,你知道当年那负责修缮上阳宫的韦少监还干了什么事儿吗?”
  辛相越说越心疼,都不用姜握取药,自己就拿出保心丹来磕了一枚,然后才继续道:“他不但构石为山,还在上阳宫挖渠引洛河,生生造悬瀑、湖泊之景。其中也少不了自谋钱财。”
  平心而论,上阳宫修缮的确实好。
  但直接给户部花傻眼了。
  姜握自然知道这件事,当时户部尚书岑长倩(贞观年间宰相岑文本之孙),直接一状告到了五位宰相处。
  给辛相当场就气完了。
  时任大理寺正卿狄仁杰,也为此弹劾了此人,后韦少监被天后罢官。
  但……
  姜握看向辛相:这时候提这些陈年旧事,不会是……
  姜握猜到了八分,只是笑而不语,看辛相到底如何说出口。
  辛茂将道:“我听闻陛下将上阳宫给了大司徒,将来是用以办学?”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办什么学,但不妨碍辛相苦口婆心,甚至拿出了姜握的专业书来劝说她:“大司徒啊,《易经》中就有言:‘君子以俭德辟难。’可见唯有艰苦朴素才能避祸避灾啊!”
  “学子们心性未定,更应见素抱朴,勤补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