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55节
作者:小桂花婆婆      更新:2023-12-23 15:01      字数:4300
  林远秋的住房在第三进院子的西厢房里,与爹娘的东厢房正好面对面。三间房,一间睡觉,一间当书房,还有一间是厅堂,一个人住得这么大,实在惬意。
  至于王文昌和春草小夫妻俩,林三柱安排他们住到了客房,那边临着花园,是个读书习文的好地方。
  原本林三柱是想让女儿女婿和自己住在东厢的,可一想,这样住着先不说方不方便,怕是女婿也会觉得不自在。
  林三柱准备过几日就去牙行寻一寻房子,要是有合适的就先替女婿买下。这样的话,若哪天小两口想搬出去单住了,也方便。
  ……
  离假期结束还有十来天。
  林远秋并没有提早销假,去翰林院报到的打算。以后有的是当值的时候,不相差这一时半会儿。
  他准备趁着这几日有空,先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了,不然等自己上了值,早出晚归的,怕是除了休沐,就没什么空闲的时间了。
  ……
  第157章 婆媳相处
  在船上的十几天时间里,冯氏她们就做了不少书签出来,加之定下要搬到京城后,还有一批绣活就没再送到高掌柜那里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成品书签已有二百多支。也所以,林远秋就想着,要不要把做好的书签拿到墨林轩去试卖看看。
  如今家里有店铺两间,其中一间买下来后就赁了出去。
  之所以会想到把书签放在墨林轩去卖,也是因为那条街上不但有书肆,还有卖画纸的店铺,有这样的同类商品卖着,肯定会把书签的生意带动起来。
  听林远秋这就准备把绣活买卖做起来后,在场众人是既兴奋又担心。
  会兴奋,自然是因为要开始挣银子了,有了银钱才能保证全家人在这里衣食无忧。
  至于担心,当然是怕绣品会卖不出去。以前把绣品送到高掌柜那里就啥事不用管了,没有经营上的风险。
  可这次是直接在自家铺子出售的,就有了会砸在手里的忧心。
  再想到这里可是京城,总感觉啥啥都与镇上不同一些,有些担心自家这样的绣品,会入不了那些读书人的眼。
  冯氏把这样的担心说了,周氏和刘氏,还有高翠几个,也都频频点头,表示她们心里也有这样的顾虑。
  “这事有啥可忧心的,都说万事开头难,可咱们这些绣品在镇上和县城都一直卖的不错,有了这样的好头开着,京城书生哪怕再是挑剔,也总会有喜欢的人,咱们要求也别太高,只要有人买,慢慢的生意就一定能做起来。”
  对于书签买卖,林三柱是很有信心的。特别是整套的那种,先前在镇上时,好些人为了凑齐全套,差不多每天都会去高掌柜那儿转上一趟,生怕会错过上新货的时候。
  而这样的现象一持续就是好几年。
  这次因着要搬家京城,和高掌柜说了往后不再供货后,那高掌柜的东家还十分不舍呢。就像那东家说的,他家也不是找不到新的供货方,而是绣品花样决定着销路,这些年,其他书肆里的书签之所以都仿照着你们家的来,就是因为用他们自己花样绣出来的绣品,买的人并不多。
  听了林三柱的话,屋里众人,特别是周氏刘氏和冯氏,提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一些。
  家里绣活的生意最早就是小叔子(夫君)起的头,所以小叔子(夫君)的话肯定是不会错的。
  最后老林头总结,“咱们也别心急,做买卖哪有一口就能吃成一个大胖子的,还是慢慢来吧。”
  这样的谈话林远秋并没有参与,因为他觉得在做买卖上,自己父亲的脑袋瓜子绝对比他强。
  另外就是,既然大家一起生活,那么家庭责任就必须由大家承担起来,这样才会有参与感,同样也会有责任心。
  说好了生意上的事,接下来自然是家里的安排了。
  首先就是家务上的安排,比如洗衣做饭的事,原先就林远秋和林三柱两个主子,有张妈一个人就可以了。
  现如今多出几十口人,再让她一人洗衣做饭自然说不过去,也肯定忙不过来。
  听到小孙子说了要给家里添仆人的话,吴氏忙摇头:
  “这有啥,往后灶上的事依旧奶来做,如今多了张妈,再让你爷帮着烧火,烧饭的事肯定能忙的过来。至于洗衣裳啥的,还是各房洗自己的。先前在村上时,咱家不就这样安排的吗?”
  方才自己可是问过小孙子了,就刚刚他们吃的这顿席面,得要十六两银子呢。
  这么多银子,要是自己买菜煮的话,最起码能吃上十天半个月。
  不过吴氏也知道,今日也是太过临时,才会去酒楼叫菜,往后尽量自家做着吃。
  老娘的这番话,林三柱自然不认同,“娘,这哪能一样啊,先前远秋还念书,如今可不同,要是让旁人知晓林状元的爷奶做着一大家子的饭,说不定会被御史告到圣上那儿去,说咱远秋不孝呢。”
  吴氏一听不干了,“是娘自己乐意做的饭,关远秋啥事啊?”
  “娘,旁人哪里知晓是不是您自己乐意的,咱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儿子觉着还是注意一些的好。”
  老林头认为三儿子说得道有理,遂对吴氏道,“咱们还是听老三的吧。”
  事情定下来后,林三柱便掰着手指数起家里要添的奴仆人数来,“平时咱们家里没啥客人,门房由老张头一人就够了,灶间三个人是肯定要的,这样的话得再添上两个,还有,每个院子得安排一个专门打扫和洗衣裳的小丫鬟,所以……”
  没等林三柱“所以”出来,冯氏忙开口道,“夫君,这些活儿还是我自己来吧,反正先前都已经做惯了的,也费不了多少时候。”
  “对对对,就这么点活儿,也花不了多少时候,三弟,大嫂也一样,打扫和洗衣裳大嫂自己就会做,人暂时就不用添了。现下咱们才来京城,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还是等以后在说吧。”
  周氏的话刚落音,刘氏也适时接上,妯娌三人就跟事先商量好了一样,刘氏也说了这些活儿她自己来做,还是不要给添人了云云。
  儿媳妇这么懂事,作为婆婆的吴氏自然满是欣慰,真不枉自己一直有教她们勤俭持家。
  相比起周氏刘氏和冯氏的干脆,高翠和秦荷花几个就有些犹豫,她们孩子都还小,玩耍起来也不讲究,常常一天要换两身衣裳,这时候要是有人帮着搭把手的话,自己肯定要轻松了许多。
  只是婆婆一直朝自己眨眼睛是怎么一回事啊?
  高翠和王云香,还有秦荷花和丁菊,此时看到自己婆婆又是眨眼又是摇头的,一时有些发懵。
  不过想到自己嫁过来之后,婆婆可从没亏待过自己,所以听婆婆的准没错。
  于是,高翠和秦荷花,还有王云香丁菊,四个人也都相继表了态,那就是自己衣服自己洗,自己院子自己打扫,那丫鬟什么的,就暂时不要了吧。
  吴氏听得乐滋滋,心道:果然只要上梁正正的,下梁怎样都歪不了。
  而在场最纳闷的,恐怕也只有林大柱兄弟三个,以及林远枫和林远松他们了。
  几个人可都清楚记得,每当绣活忙的时候,自家媳妇可是一直在说洗衣裳耽搁赶绣活的时间呢。
  好些时候他们自己的衣衫都是自己洗的,所以这会儿,明明可以有人搭把手了,怎么就不要了呢?
  林远秋倒是猜到了娘和伯娘她们的想法,心下已有了计较。
  商量好了事,接下来一家人又忙碌了起来。
  小娃儿们继续上午的秋千和滑梯,小菊和平安被安排去看顾好孩子们。
  男人们这边,林三柱带着老爹和两个哥哥,还有侄儿去后花园看房子。
  在后花园的东边角有一间屋子空着,林三柱觉得用来当木工房正正好。
  至于王文昌,吃了中饭后,就直接回了房写文章去了,大舅哥给出了好几道策文题,他得抓紧时间写出来。
  春草则抱着一件做了一半的衣衫坐在一旁。
  夫妻俩,一个提笔成章,另一个捏着绣花针手指翻飞,看着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
  至于周氏刘氏和冯氏,还有高翠几个,以及春草,这会儿都在正屋檐廊这边做起了绣活。
  吴氏有午睡的习惯,不过这会儿的她躺在床上半点睡意都无,因为耳朵里正源源不断传来她的三个儿媳“教育”她四个孙媳的声音。
  见自己含蓄了半天,结果两个儿媳还没反应过来,周氏只差翻白眼了,“你俩傻啊,好好的弄个丫鬟到房里做啥,要是哪天一不小心被人家爬了床,到时看你们到哪里哭去!”
  “大嫂说得对!”刘氏无比认同周氏的话。
  见秦荷花和丁菊还是一副呆愣的模样,刘氏恨不得给她俩一人来上一巴掌,“还傻愣个啥,没听你们大伯娘说吗,真要被人爬了床,到时候哭都找不到地儿,几身衣裳有啥难洗的,到时娘帮你们!”
  刘氏不知道的是,秦荷花和丁菊之所以呆愣,也是实在没想到婆婆会这样说,夫君可是婆婆的亲儿子呢。
  而高翠和王云香与秦荷花丁菊一样,心里也是感慨万分,妯娌俩忍不住朝周氏感激道,“多谢婆婆!”
  周氏摆手,不以为意道,“都是一家人,谢来谢去做啥。”
  “对对对,咱们可都是一家人!”冯氏做最后的总结,“老辈人说,马走不动是因为太瘦了,男人不风流只因为兜里没银钱,咱们可得把现下的好日子给守住了,可别让人钻了空子。”
  吴氏:她就说嘛,怎么几个儿媳妇突然会持家了,原来都在这里等着呢。
  可为嘛听着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啊。
  ……
  第二日,天才蒙蒙亮,老林头就穿衣起床了。
  昨日他可看到了,自家后花园空地有不少。
  所以,今天老林头准备再挖几块种菜,这样等菜长出来后,自家就能省下买菜蔬的银子了。
  林远秋和林三柱在吃过早饭后就出了门,买仆人的事情耽搁不得,两人准备先去人市看看。
  ……
  第158章 上值
  昌荣街的人市还和平时一样,才辰时,街路两旁的铺子门口,就已蹲着很多等着被卖的人。
  与之前看到的相同,一个个看着都面黄肌瘦的。所以每次见有人过来,这些人的眼里充满了期待,都盼着能早些被买了去,这样最起码能吃上饱饭。
  一般会亲自过来这边挑人的都不是高门大户,因为那些大户人家都是直接让牙婆带人上门的。
  因着父子俩去的早,这会儿买主并不多。见牙婆过来招呼,林三柱很快说了自己的需求,要四十多岁的,会烧菜做饭、洗衣打扫的妇人。
  待牙婆问需要买几个时,林三柱伸出双手,把十根手指都比了出来,“十个。”
  “十个?”牙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林三柱点头,“对,就是十个。”
  知道自己确实没听错后,牙婆有片刻的呆愣,她做这一行多年,见的都是想买年轻奴仆的人家。像这种四十多岁的女仆一口气要买这么多的,她还是头一回遇到。
  不过客人的要求,自己照做就是,何况这样的妇人她这边有好几个呢,平时就数她们无人问,看来今天都能卖出去了。
  想到这里,牙婆不禁感叹,果然没有卖不出去的货,只有没碰到对的人。
  而林三柱,在出门之前,原本是准备按昨天家里商量好的,只买两个在灶间烧饭做菜的妇人。
  可在过来的路上,林远秋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爹,别看洗衣和打扫活儿不多,可真做起来却是琐碎,娘她们又要做绣活又得忙家务,一天到晚没个空闲,儿子觉得,每个房里还是得安排上洗衣打扫的人才成,咱们就挑岁数大一些的,像张妈这样的就挺好,干活也仔细。”
  对于儿子的话,林三柱向来都是听的。
  说实话,昨日冯氏和大嫂她们不要丫鬟的做法,林三柱到现在也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呢。
  要他说,把家务活交给下人做多好啊,不但自己能轻松些,空出来的时间,还可以多做一些绣活,要是绣品生意好的话,买奴仆的银子不是很快就挣回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