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个新手村 第4节
作者:
横空 更新:2022-07-18 23:35 字数:4247
叶兰亭算了算,一升米是三斤,五文钱三斤米,物价倒也不算离谱,不过古人穷,在他们眼里,两个窝窝头能抵一天的饭。
既然如此,那她就改变一下管理策略。有些机会免费给大家,人们不但不领情,还担心你是不是要害他,可一旦这个机会变得稀少,大家就会争破头抢。
“这样吧,待会儿回去你拿个锣鼓上村头敲,告诉大家我要招十个能开荒种地的人,每人一天发个铜板,干活时间上下午各两个时辰,人数有限,先报名的人优先录用。”
杨虎娃听了,红着脸问:“那……小叶村长,我能不能来啊?”
“当然了,你现在可是我的民兵排长,种红薯这事我得交给你负责呢。你跟他们不一样,你现在是有编制的人,每个月拿工资的。”叶兰亭琢磨道,“现在有郑姑和你,再加上剩下的名额一共三个人,唉,现在村里困难,我也拿不出太多工资,就给你们每月一百文吧,你看如何?放心,等以后村里条件好了,待遇会涨的。”
杨虎娃一惊,连忙摆手,急得称呼都忘了:“不用不用,叶家小妹,你不用给我这么多!我跟大家一样,帮你干活,就给一个铜板就行。”
“一码归一码。”叶兰亭挥手,正色道:“你现在是我的编制职工,跟临时工不一样,除了开荒种地,接下来我还会安排给你许多工作,比如安保夜巡,教大家打猎,还要每天早上到我院子里来学认字,别以为你的工作就轻松了,我之所以看上你,是因为你有天赋,你不能浪费自己的天赋,懂了吗?”
杨虎娃目瞪口呆看着叶兰亭,半晌才发出声音:“……哦,我、我知道了。”
“这还差不多。”叶兰亭满意点头。
下了山后,杨虎娃便按照叶兰亭的吩咐,敲锣打鼓在村里宣扬消息,说小叶村长要招人开荒啦!一天一个铜板工钱,只干四个时辰,十个帮工,名额有限,先来先得啦!
第4章
“听说了吗,叶家姑娘刚当上村长就要上山开荒了!”
“还要请十个人去帮工,干一天给一个铜板,真的假的?”
“消息是杨家虎娃传出来的,我们哪儿知道真假呀。”
村口老井边,坐了一群村民,大家都在讨论刚听到的新鲜事。
见到杨虎娃从村口出来,一老婶叫住他:“虎娃,叶家姑娘招工这事是真的?”
杨虎娃忙道:“当然是真的,我这都已经好几个人要来了,明天就开始干活!小叶村长说了,让我只找十个人,多的不要,谁先报名让谁来。”
“那到底是干啥活?”
“就是帮小叶村长在后山脚把那片沙坡挖出来,她要种红薯。”怕她们不信,杨虎娃又道,“小叶村长说了会给工钱就一定会给。”
“红薯是啥?”又有人问。
“红薯就是……”杨虎娃挠挠头,不知道怎么形容:“山上一种野藤长的根,吃起来脆脆甜甜的,还能煮着吃。”
“野藤根啊?那玩意儿有啥好吃的,还兴师动众开荒去种,这个叶小妹啊,到底比起她哥和她爷还是太年轻,想一出是一出。”
杨虎娃见这些婶子不信叶姑娘的话,想帮她反驳,可他嘴笨又不会说,闷头转身走了。
那边叶兰亭从山上下来后回了自家院子,实地考察后,她便打算画一幅规划图出来。
在堂屋找了一圈,家里只有简陋的鬃毛笔和黄草纸,这些还是叶老爹写药方买的,一般人家里别说纸了,连根笔都没有。
罢了,先将就。
叶兰亭把草纸摊在桌上,开始思考如何规划大古村以后的建设。
她眼光长远,现在就把以后哪块地要用来搞种植,哪块地用来养牲畜,哪里做居民区,哪里做工业区,哪里做公共休闲区等等,全在图纸画的清清楚楚。
她把这命名为‘大古村十年发展规划图’。
“兰亭,你在画什么?”叶老爹拄着拐杖过来。
叶兰亭抬头一笑,把画得密密麻麻的草纸拿起来:“爷爷您看!这是我为咱们大古村做的规划图,十年后,我定要把大古村发展成这样。”
叶老爹接过图纸,皱着脸看了几眼,奇道:“兰亭,你这画的什么,这还是咱们大古村吗?”
“是,但是十年后大古村的样子,爷爷,您就等着看吧,大古村会在我手上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请您相信我。”叶兰亭很有信心。
叶老爹看着孙女年轻自信的面孔,没有告诉她自己的身体已经熬不过这个冬了,只慈爱地摸摸她头顶:“你只要把爷爷教给你的药方记住,就算能为村民做点事了。其他的不必勉强自己。咱大古村穷了这么多年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爷爷放心,我没有勉强自己,这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理想,不会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的。”
叶兰亭把规划图贴到自己房间的墙上,一起床就能看见。
她又把那张简陋梳妆台搬到窗前,将上面乱七八糟的东西收走,摆上叶老爹的纸笔和墨,一张简易办公桌便成形了。
郑姑和杨虎娃都不识字,想要他们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叶兰亭就得给他们扫盲,教两个人是教,教十个人也是教,她便打算把村里孩子们上学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她坐在桌前开始列教学课程,就从简单的认字数数开始。
既然要上课,还得做张黑板,学生们练字,就先用木棍在地上练好了。
叶兰亭在窗前写了一张又一张的工作计划,全然投入,不知时间。
傍晚的时候,杨虎娃来找她了。
她坐在屋里头,听到院子外远处一阵狗叫声,叶奶奶沙哑慈和的声音在院里传来:“虎娃,你咋来啦?”
“阿婆,我……我找小叶村长。”少年红着脸,支吾地道。
“咳,她在屋子里呢,我去叫她。”
奶奶走到偏房门口,叶兰亭已经起身出去了。她扶住阿婆:“您身体不好,进屋歇着吧,杨虎娃是来跟我汇报工作的。”
奶奶在兰亭和虎娃二人身上看了眼:“那你们说话,我去灶房生火做饭。”
叶兰亭转身带着杨虎娃往屋里走:“进来说吧。”
杨虎娃满脸通红,手足无措地站在门外:“不……不了,我还是不进去,就在这儿说吧。”
叶兰亭诧异看他一眼,又回头看了眼她的‘办公室’,这耳房是她睡觉的屋子,外男确实不适合进去,是她疏忽了。
看来得重新换个‘办公室’才行。
她进去把纸笔拿到外面堂屋,招呼杨虎娃坐下,问道:“怎么样,让你招的十个人,招齐了吗?”
“找齐了。听说你会给工钱,他们都愿意来干活。”
“这十个人,都叫什么名字?”叶兰亭一边问一边在纸上记录。
杨虎娃记性好,况且这十个人里,有三个是他要好的伙伴,两个是他邻居家的婶子,再加上他老娘,随便再找三四人就凑齐十个了,有些得到消息晚的跑来找他,想来还没名额了呢。
叶兰亭听到他把他娘也叫来了,笑了笑:“你小子倒是聪明,一家人赚两份工。”
杨虎娃一僵,怕叶兰亭不高兴,忙道:“那我不要工钱,我可以免费帮你干活!”
“行了行了,我夸你聪明呢,你这么紧张做什么。”叶兰亭道,“我现在刚开始推行工作,难免遇上不配合的村民,你懂得发动身边亲朋好友支持我工作,我表扬你。”
杨虎娃脸又红了,不敢看叶兰亭,低下头去。
叶兰亭:“我还有个事要交给你去办。帮我找个大点的木板,用锅底灰刷黑了挂在屋檐墙上,到时我有用。”
杨虎娃想了想:“木头活二狗哥会做,我去找他帮忙。”
“这个你自行安排,去吧。”叶兰亭头也没抬挥挥手。
叶兰亭又在屋子里记载了些红薯育苗种植工序以及注意事项,天色渐黑,叶奶奶来叫她吃饭。
看着方桌上跟上午一模一样的小米粥加窝窝头,叶兰亭顿了顿,扯过凳子坐下。
这样下去不行,她今天已经将整个村子考察过了,他们叶家已经算是村里条件最好的人家,可也照样天天吃稀饭窝窝头,一天还只有两顿。
长期这样,她一个饭量小的女人都挨不住,更别说村里的劳壮力了,他们还得下地干活。
粮食啊粮食!
叶兰亭一边感叹,一边拿起个窝窝头往嘴里送,唔,别说,没有化工农药污染的土地种出来的五谷就是香。
吃完饭天黑得差不多了,叶兰亭回到屋躺下,继续研究她的村建规划。
她在手机上点来点去,网络信号早就没了,奇怪的是电量居然一直满格,她穿越前正好将手机放在床头充电,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反正她今天跑一天了,还到处用手机扫描,电量居然一点没消耗。
叶兰亭觉得这事有点玄幻,但她人都能穿进游戏里,这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了。
好在她一直就是个爱整理归纳的人,手机从她大学开始用,里面存了很多论文资料和考公书,还都是本地文档,以后用得上。
手机里还有很多照片视频和音乐,无聊了还可以娱乐娱乐。
除了不能联网,其他功能都在,叶兰亭很满意。
今天上山的时候只找到了红薯种子,柴鸡仔还没找到,看来明天还得再进山一趟,叶兰亭脑中想着事,在咯吱响的木床上翻来覆去大半夜才睡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郑姑就来了。
叶兰亭昨晚熬了夜,叶奶奶来叫她时,她还没醒。
她摸过手机看了眼,才6点,披着衣裳走出偏房,打着哈欠对郑姑道:“以后不用来这么早,辰时三刻来就行了。”她让郑姑8点来。
郑姑穿着补丁但干净的衣裳,头发也梳得整齐,看得出是个做事利落的女人,站在屋檐局促地点头:“小叶村长,不知道你要我干啥活?”
郑姑昨天听说小叶村长在村里招人到后山开荒,她是个寡妇,家里的地就她一个人种,还要养三个孩子,今年收成不太好,要是能帮叶阿公家干活挣点工钱,再加上卖的绣品,今年冬天兴许没那么难熬。
“今天就要去后山开荒,你也跟着去吧,还有,我这边有件事交给你去办。”叶兰亭走到桌边倒了两碗茶,递给郑姑一碗,自己喝了口,又苦又凉。
“我要办个启蒙班,你去通知各家各户,凡二十岁以下青少年和孩童,从明天起,到我家来学认字。包括你还有杨虎娃,……其他人愿意来学的也都让他们来。我每天早上教一个时辰,学完了大家还能回去忙地里的活。”
郑姑都惊了:“学认字?”
她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跟娃娃们一起认字?
叶兰亭又喝了口茶水,凉得她皱眉:“再穷不能穷教育,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郑姑想到自己家就有三个孩子,眼看大丫二丫到了该说亲的年纪,迟疑问:“那小叶村长,你这束脩收多少?”
叶兰亭理理袖子站起身,对郑姑展眉一笑:“免费,这是义务教育。”
第5章
叶兰亭和郑姑来到后山脚下,杨虎娃已经带着人先到了。
“小叶村长,人都来齐了,咱们从哪儿开始干?”杨虎娃脸上神采奕奕,充满干劲。
叶兰亭笑着点头,走上前,刚要说话,后头有个中年村妇抢先问道:“叶小村长,虎娃说,俺们来帮你刨地,你会给俺们一天一个铜板,是这回事不?”
叶兰亭转头看去,只见跟着杨虎娃一起过来的十个村民,有五六个都是身板比较粗壮的中年妇女,其中应该就有杨虎娃他娘,旁边竟还有三个小伙子,只有一个年纪大点的老汉。
叶兰亭目光重点在那三个小伙子身上停了停。
村里男子在五年前那次征兵十四岁以上全被强征去了。也就是说,留下来的,最大现在也不超过十九岁。
这几个小伙看起来,跟杨虎娃差不多,十五六七的样子。都是村里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