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病情加重
作者:
九九八十一 更新:2022-08-01 00:06 字数:2090
顾昔昔一大早跑到舒成玦的书房里做苦力,她知道侯府世子的私产一定很多,但没想到贫穷还是限制了她的想象力,也是没想到青竹那里无法干的事情竟然是查账本。
早上她来了留冬居,舒成玦已经醒了,她还想着昨晚他睡的不踏实,可能要晚些起来呢。
舒成玦听到她的声音便跑出来,跟着她待在书房里一上午没嚷着要出门。
顾昔昔看了会帐,发现书房里十分安静,她心里反倒是有些不安。
一般熊孩子在家很安静的时候,那肯定就是惹祸了,一想到这可是舒成玦的书房啊,要是舒成玦发现他的书房被小舒成玦整坏了,那还了得?
顾昔昔忙起身去书架那边找人,看到他坐在地上翻着什么书,心落了下来,看来应该没什么,想着也快到饭点了,叫他去吃饭吧,走近一看,那书上竟有画,仔细一看竟都没穿衣服。
“你看啥呢!”
舒成玦忙把书飞出去,“这不是我的,是以前五皇子送的。”
顾昔昔心里一团火,莫名的升上来,“未成年不能看这些,知……知道吗?”气得她都结巴了,“从……从哪儿翻出来的?”
舒成玦看着顾昔昔的脸色瑟缩着肩膀,但也掩盖不了他修长的身躯,两条腿挤在书架中间无所适从,他想解释,却无从开始,想到早上穿衣服照镜子的时候,“顾妹妹,我今天早上起来发现自己长高好多,镜子里的我跟以前不一样了,我是不是得病了,但是我在这里,就是倒数第叁层放《语典集》发现了这个,我藏的……”
顾昔昔震惊的看着他,她竟然没有发现他有异样,这样一说,就想起来她早上看到舒成玦在躲闪她的眼神,原是因为这个,她昨晚的那些安排竟都用上了,舒成玦病情的发展方向真的是无法预料。
她坐到舒成玦身边,“二爷,你听说过穿越吗?”
舒成玦摇摇头。
顾昔昔轻笑一声,“我曾看过好多书,书里人的因缘际会看到未来发生的一切,未来发生了很多让他害怕的事情,他很无助,很恐惧,知道最后怎么样了吗?”
舒成玦继续摇头,被顾昔昔的话所吸引。
顾昔昔目光落在前面的书架上,好似落在了极远的地方,“他带着未来的遗憾又回到了过去,改变自己的选择,将那些遗憾,恐惧一个一个的都弥补,保护了他爱的人。”
舒成玦听到这话,若有所思。
顾昔昔转头看向他,按着他的肩膀望向她,两人对视着,“二爷,你现在已经二十九岁了,是侯府世子,叁品官员。你就想那些书里的人,从过去到了未来,你可以记住这里的一切,然后回到过去,改变自己想改变的。”
舒成玦霎时红了眼,嘴唇颤抖着,“父兄他们已经不在了吗?”
“……他们失踪了。”顾昔昔对那次战役不是很了解,只能说个大概。
舒成玦听后变得沉默,“那你呢,你真的是顾家妹妹吗?”
顾昔昔点头,“你并没有娶我,你娶了少君。”
舒成玦震惊道:“少君姐姐?”
顾昔昔站了起来,不想说这些,“先吃饭吧,吃饱了再说。”
舒成玦却拉住顾昔昔的手,“现在说。”
他跩得极用力,坚定的语气不容置疑,“长大的我对你做了什么?”
顾昔昔偏头避开他的眼睛,停顿了一下,平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事情,“我六岁失孤,借居侯府,后嫁与你为妾,育有两子。”
舒成玦仍拽着她的手,头却低着,看不清神情,“我对你好吗?”
顾昔昔沉吟了半晌,“你对我,跟大宋男子一样,很正常。”
“你觉得正常?”舒成玦的声音低了下去,竟有了几分以前的味道。
顾昔昔下意识的抽回了手,“正常已经很好了,我们去吃饭吧。”
舒成玦起来,沉默的跟在顾昔昔身后,他常住在宫里,宫里的娘娘们都是官家的妾,官家是如何对待她们的,舒成玦很清楚。
两人一前一后出来,顾昔昔对守在门口的阿彦说:“去接两位公子回来,跟大公子身边的嬷嬷说,他们十岁大的父亲想见儿子。”
“啊?”阿彦似没太听懂,昨晚姨娘回来就吩咐不让世子爷跟两位公子见面,连最近的午饭姨娘都不准备跟公子一起吃了呢。
顾昔昔又道:“去吧,孩子总要跟父亲相处的,老太太这次应不会拒绝的。”
前日宫里来送赏赐的侍卫都留在府里,看着像是在守卫侯府,但也不乏监视之意,在宴会上官家对侯府不乏亲近之意,但是若世子爷一直傻着,这侯府的日子恐怕要不好过了。
顾昔昔不能再以府里二公子的名义哄骗他了,便按照以前的部署,舒成玦坐在正位,顾昔昔和两个孩子分别坐在两侧。
本来是要分席而食,但舒成玦却极不高兴,要求换成大圆桌,便也随了他的意愿。
菜肴传上来,舒成玦竟挨个给她和孩子们夹了菜。
顾昔昔到没什么,只是两个小萝卜头齐齐看向她,不知道该不该吃。
顾昔昔笑了一下,“吃吧,这可是你们父亲夹的。”
舒成玦郑重的点头,“快吃。”
顾昔昔侧眼,看到他左手紧紧抓着衣裾,这般装大人的模样,也就哄哄两个小孩儿了。
一顿饭在碗碟交错中结束了。
舒成玦有些累了,青松带着他回里屋睡了。
顾昔昔拉着两个小孩子去偏房休息。
舒映白一本正经道:“看来父亲的病情愈加严重了。”
顾昔昔好奇的问道:“为何这么说?”
舒映秀也道:“他什么时候如此关心我们。”
顾昔昔被这句话问的一噎,也是,就是之前如同痴儿时,他顶多是跟着两个孩子一起玩闹。
但还是得教育教育他们,不能让他们这样想,“怎么能这么说呢,你们父亲这是越变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