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北上巡视
作者:
小龙家水哥 更新:2022-05-23 02:36 字数:2090
考虑再三之后,赵桓最终还是决定,将火炮运送到滦州去,借助滦州境内的崇山峻岭,进行火炮试射。
而且,将火炮送到滦州去试射,还有个好处就是,滦州境内的‘采石场’、‘采木场’和‘泥炭场’,都已经正式动工了。
三个矿场,代表着宋国在滦州未来能否站稳脚跟的三个关键性的支柱性产业!
采石场,虽然打着采石的名义,但实际上,沈与求和其他接触到采石场的工作的管理员也好,工人也罢,都心知肚明,那采出来的石头,可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铁矿石,经过冶炼之后,直接就可以变成钢铁!
而钢铁,无论是在大宋还是在契丹,都绝对属于重要的战略性物资!
钢铁产量的多寡,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决定了这个国家实力的强弱!
虽然在某些时候,决定战场胜负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人!但是,决定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因素,却绝对是钢铁的产量!
有了钢铁,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各种武器装备,刀枪剑戟也好,铠甲防具也罢,哪一样能够离得开钢铁?
甚至于,就算不用来生产这些武器装备,钢铁也还可以用来打造农用工具,从而让农民能够更加轻松的耕种更多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从而也能养活更多的人不是?
因而,无论是从军事的角度来讲,还是从经济的角度来说,钢铁,都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评价因素之一!
后世的华夏,之所以能够复兴,能够重新强大起来,就是因为华夏所生产的钢铁,在整个世界生产的钢铁排名中,占据了第一位,而且还是它后面另外九个国家,生产的钢铁的总和!
正是有了这样庞大数量的钢铁的产出,才让华夏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可以大搞鉄公基,大兴土木,大建高楼大厦,将‘基建狂魔’的属性,点到最大!
而后世的唐山,就是现在的滦州,滦州境内的山林中,可以说多的是铁矿石!
只不过契丹人不认识,不知道怎么开采,而大宋刚好认识,而且也能进行开采和冶炼!
而除了取之不尽的铁矿石外,滦州境内的石城,旁边就是后世的开平,开滦煤矿,说的可不就是开平和滦州么!
可见,滦州境内,不仅仅有铁矿石,而且还蕴藏有大量的煤矿资源,甚至在有些地方,这些煤矿几乎是直接裸露在地表上的,属于露天煤矿,要开采出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随便一锄头挖下去,就是一大筐子的煤炭(泥炭)!
而煤炭与铁矿石组合在一起,可不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钢与铁么?
至于采木场,滦州那些山林间采伐出来的木材,可基本上都顺着滦河直接放了下去,然后在滦河的入海口,被船厂的工人给拦截下来。
在晾晒干燥之后,这些木材,直接就可以在滦河入海口的船厂里,进行加工和制造,变成一条又一条的船只,然后还能够直接从船厂里下水,开出船厂去,既简单又省事,多好?
而且还有一点,在滦州开采铁矿石的时候,要用到火药,用来开山,爆炸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动静。
而青铜火炮试炮的时候,开炮时闹出来的动静,同样也不小!那时,直接便可以用开山放炮的借口搪塞过去,还能更好的掩人耳目!
而且,青铜火炮吧,的确是火炮的1.0版本,但却绝对不是终极版本,更不是2.0的版本!
在后世,可没有任何一门火炮,是还用着几百年前的青铜火炮的,那时候的火炮,可全都是精钢铸造的!
因此,赵桓很清楚的知道,青铜火炮,只不过是火炮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未来,这些火炮,终究会被铁炮小钢炮所取代!
滦州境内有铁矿石,有优质煤炭,可以很轻松地冶炼出钢铁来,而这些钢铁,自然也就可以用来试制铁炮小钢炮了!
赵桓带着火炮北上滦州,试炮的时候,现在在海河榷市工地上的那些铁匠营的工人,有很大一部分,都会被他带着北上,进入滦州。
在试炮之后,这些工人,就会留在滦州,一边帮着采石场采集铁矿石,一边帮着在滦州附近,建设起一座大型的钢铁厂,利用泥炭场采集出来的泥炭,源源不断地将采石场采集的铁矿石,冶炼成钢铁。
然后,利用这些钢铁,在生产和制造刀枪剑戟、弓弩箭矢等武器和盔甲防具的同时,也进行铁炮小钢炮的研究和铸造。
而且,滦州虽然是宋国从契丹人手上‘租借’来的,租期只有短短的五年!
但是很有可能,等不了五年,营州平州这些地方,就都会落入女真鞑子的手!
而那时,滦州很有可能也会遭受到来自女真蛮子的威胁,甚至直接遭受到女真蛮子的攻击!
而滦州,只不过是一座深入到契丹境内的孤城,虽然有一条沿着海岸线的狭长走廊跟大宋本土相连!
但是,一旦女真蛮子真的决意拔掉滦州这个锲入中京道的钉子时,女真蛮子又怎么可能会不断掉滦州南下的退路?
区区五里宽的狭长走廊,即便一路上都设置上军驿军寨,可又如何能够抵挡得住女真鞑子的全力一击呢?
到那时,滦州的退路,很有可能就会被女真蛮子截断,让滦州彻底的变成一座孤城!
因而,想要守住滦州,就只得依靠滦州自身的实力了!
而那时,部署在滦州境内的火炮,哪怕还没有铁炮小钢炮,仅仅只是青铜炮,都将发挥最大的作用,甚至成为滦州保卫战,能否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正式基于这种种因素考虑,赵桓最终还是决定,将两门已经铸造好了的青铜火炮,以及海河榷场里的铁匠营的大半铁匠,全都带着,借着北上巡视的借口,从海河榷场出发,一路向北,在政和六年年底的时候,再次赶往了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