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损失惨重的中华帝国潜艇部队
作者:
酸奶酪 更新:2021-12-23 13:23 字数:4082
联合远征舰队的48艘潜艇,经过了中华帝国潜艇部队的阻击之后,特别是有刺刀号和尖刀号这2艘安装了性能超越这个时代的声呐系统,能在海中准确锁定敌方潜艇的具体位置,让这48艘由英国、德国和法国组成的联合远征舰队潜艇部队,遭受到了异常惨重的打击。
英国的16艘潜艇和法国的8艘潜艇,在靠近中华帝国海面主力舰队的途中,全军覆灭,都沉入了漆黑的海底,而德国的24艘潜艇,也有18艘在与中华帝国潜艇拼刺刀的过程中,被鱼雷击沉,只有6艘德国潜艇,突破了中华帝国潜艇的阻拦,继续冲向了中华帝国海面主力舰队的方向。
德国人幸存的这6艘潜艇,都是德国最新的型号,各项性能照比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q级潜艇,几乎不让须眉,也就比s级潜艇稍弱一些,不然也不能在近距离的鱼雷近射当中,拼掉了12艘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潜艇,其中q级潜艇就有10艘,剩余沉没的2艘是s级潜艇。
6艘德国的潜艇,很快就靠近到距离中华帝国海面上无畏战列舰组成的战列线,不足1500米的海面下,不过这个时候它们又遇到了更危险的攻击,根本无法完成对中华帝国海军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实施鱼雷攻击的任务。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数十艘快速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像闻到了血腥的鲨鱼一样,利用军舰上面安装的声呐系统,向靠过来6艘德国潜艇的大致位置,蜂拥而上,开始向海水中投放深水炸弹。
虽然这些快速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通过舰载声呐系统,只能知道6艘德国潜艇的大致位置,但是架不住这些快速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数量多,在6艘德国潜艇所在的海域,密密麻麻的深水炸弹像冰雹一样落入海水中,使得在海中爆炸的闷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此起彼伏的爆炸声中,6艘德国潜艇就是没有被深水炸弹直接击中,也根本无法毫发无损,只要深水炸弹在它们附近的海水中爆炸,瞬间膨胀的水压也能撕裂德国潜艇的舰体外壳,让汹涌的海水灌涌进潜艇内部,让潜艇沉入海底。
不一会儿功夫,6艘德国的潜艇就在中华帝国皇家海军那些快速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声呐系统显示器上面消失了,也代表着好不容易突破了中华帝国潜艇拦截的6艘德国潜艇,全部没有逃过深水炸弹的攻击,还没有向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发射一枚鱼雷,就壮志未酬身先死了。
至此联合远征舰队48艘潜艇,一艘也没有存活下来,全军覆灭于冰凉漆黑的海底。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潜艇部队,在拦截联合远征舰队英法德3国潜艇的交锋中,也损失了13艘潜艇,其中11艘是q级潜艇,2艘是s级潜艇,剩下的87艘潜艇,包括刺刀号和尖刀号,都继续向联合远征舰队海面上主力的方向靠近。
这些中华帝国海军的潜艇,连联合远征舰队漏网之鱼的6艘潜艇,都没有功夫理会,而是继续向前,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它们。
等87艘潜艇靠近了联合远征舰队最前面无畏战列舰组成的战列线不足2000米的时候,海面上双方舰队的距离已经拉近到了8000米,双方舰队的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对轰进行的更加惨烈,剧烈的爆炸声不时的响起,在这样剧烈的爆炸声中,遭到重创的战列舰,命运堪忧了,基本上都是什么重要部位,如动力舱、弹药仓之类发生了殉爆。
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这87艘潜艇靠近联合远征舰队之后,就准备对联合远征舰队的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发动鱼雷攻击,减轻主力舰队的压力。
在联合远征舰队英国海军巨人号无畏战列舰的舰桥内,巨人号的舰长瑞恩米德快步走到联合远征舰队总指挥官布里奇特身边,急声说道:“指挥官,各军舰的声呐系统显示,中华帝国的数十艘潜艇,正在向我们3路分舰队靠近,我们英法德3国的潜艇现在却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布里奇特看着远处1艘正在沉没的英国海军威严级全钢制战列舰,咬牙切齿的说道:“命令各国的快速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立刻向发现中华帝国潜艇的海域投放深水炸弹,现在我们联合远征舰队的战列舰在对轰之中已经没有什么优势,绝对不能让中华帝国那些潜艇再来搅局,不然这场海战就输定了。”
双方舰队的距离从1万米,拉近到8000米,联合远征舰队又有多艘战列舰在对轰中被击沉,其中无畏战列舰就有2艘,全钢制战列舰沉没的更多,达到了5艘,还有1艘无畏战列舰和2艘全钢制战列舰,被击成重伤,不得不退出了战列线,向舰队的后面撤退。
而中华帝国的海军却只在这段时间的对轰中沉没了2艘全钢制战列舰,1艘无畏战列舰和1艘全钢制战列舰重伤撤离了前面的战列线,这让布里奇特的心情非常不愉悦,这个时候可没有中华帝国的轰炸机来搅局,结果在这种拼实力的战列舰对轰之中,却让中华帝国的海军主力舰队占据了优势,被击沉的战列舰,比联合远征舰队沉没的战列舰少了很多艘。
有没有搞错,明明是联合远征舰队的战列舰实力依然高出中华帝国战列舰一筹,怎么可能会是联合远征舰队的战列舰在对轰之中,损失更大呢,这可让布里奇特心里十分的憋屈。
这个时候要是让中华帝国的潜艇,再给联合远征舰队的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带来什么损失,那么这场海战要不要打下去,就真值得商榷了。
巨人号的舰长瑞恩米德点头对布里奇特说道:“指挥官放心,现如今我们英国海军以及法国海军、德国海军的军舰上面,大部分安装了声呐系统,不会让中华帝国的潜艇,轻易靠近我们的战列舰。”
联合远征舰队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在与中华帝国战列舰对轰的时候,为了防备中华帝国轰炸机的再次轰炸,联合远征舰队各国大型快速装甲巡洋舰、快速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已经冒着被中华帝国战列舰主炮炮弹击中的危险,来到了己方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的周围,为己方这些战列舰提供防空火力。
接到总指挥官布里奇特的命令,联合远征舰队各国数以百计的快速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赶快向中华帝国潜艇出现的方向冲了过去,然后根据军舰上面声呐系统提供的大致位置,向海水中猛投深水炸弹,让数不清爆炸闷声在水中响起。
这些快速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上面的各国海军官兵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让中华帝国海军的潜艇,对己方的战列舰发动鱼雷攻击,再损失一些己方的战列舰,这场海战真就不用打了。
“咚——咚——咚——”深水炸弹在海中不断的爆炸,而这些深水炸弹落入海水的区域,正好是中华帝国海军潜艇的位置,不时有中华帝国的q级潜艇和s级潜艇被深水炸弹给击沉,让潜艇部队的指挥官张斌脸色异常难看,他马上通过潜艇上面的无线电台,命令各艘潜艇立即向更深的海水中下沉,躲避深水炸弹的攻击。
之后张斌犹豫了片刻,对身边的大副说道:“看来联合远征舰队的军舰上面,很多都安装了声呐系统,虽然他们的声呐系统不能精确找到我们潜艇的具体位置,但是却可以探测到我们潜艇所在大致的区域,然后向这个区域投放大量的深水炸弹,这样一来我们潜艇部队的损失太大,而且也无法上升到攻击高度,不能向联合远征舰队的战列舰实施鱼雷攻击。”
刺刀号的大副点头说道:“确实损失挺大,已经有不少艘q级潜艇和s级潜艇,被深水炸弹给炸沉了,看来现在我们想用潜艇的鱼雷,对联合远征舰队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进行攻击,确实变的非常困难了。”
张斌咬了咬牙说道:“给总指挥官孙喜涛将军发报,目前潜艇部队对联合远征舰队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已经无法完成,对方军舰利用声呐系统定位,投放了大量深水炸弹,让我们潜艇部队损失异常严重,无法靠近对方战列舰实施鱼雷攻击,请求立即撤退。”
孙喜涛接到了张斌的电报,没有任何犹豫,就命令潜艇部队向后方撤退,然后孙喜涛感叹的对奉天号舰长殷健说道:“协约国和同盟国当中英法德3国的军舰,已经拥有了声呐系统,我们中华帝国海军的潜艇,要想再像多年前那样,偷摸的给予他们严重的打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看来以后潜艇在这样的海上决战当中,是不可能有用武之地了。”
其实在开战前,孙喜涛就犹豫过,还让不让潜艇部队对联合远征舰队的战列舰发动鱼雷攻击,毕竟联合远征舰队英法德3国的大部分军舰上面,都安装了声呐系统,等于对潜艇有了可以制约的手段。
不过考虑到潜艇在之前多次战争中优异的表现,孙喜涛还是批准了潜艇部队出击的命令。
殷健说道:“经过这场海战,可以看出来,我们中华帝国皇家海军的航空母舰,才是我们最大的杀手锏,以后我们中华帝国皇家海军需要大力发展航空母舰了。”
孙喜涛点头说道:“整个航空母舰的构想以及研制,完全是皇上一手包办的,还是皇上看的远,知道未来的海战,将会是飞机的天下,能想到这种可以在海面上让飞机起飞的航空母舰。目前我们中华帝国的造船厂已经开始了下一批航空母舰的生产,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将拥有更多的航空母舰。”
顿了一下孙喜涛接着说道:“随着双方舰队的距离越来越近,战列舰的对轰也会越来越惨烈,希望4艘神话级航空母舰的海鹰轰炸机群,能尽快再一次飞临到联合远征舰队的头顶上。”
得到孙喜涛的同意之后,张斌马上命令4股中华帝国的潜艇,立即向后方撤退,这个时候87艘潜艇已经在联合远征舰队快速防护巡洋舰和驱逐舰投放的深水炸弹打击下,损失了31艘,还好中华帝国皇家海军最先进的刺刀号和尖刀号没有什么损伤,不然绝对让中华帝国的皇帝林大鑫都会心疼的。
一下子损失了31艘潜艇,再加上之前阻击战损失的13艘潜艇,等于44艘潜艇,还没有对联合远征舰队的无畏战列舰和全钢制战列舰造成任何的伤害,就沉没到海底了,是中华帝国皇家海军少有的重大损失。
联合远征舰队英国海军巨人号无畏战列舰的舰桥内,总指挥官布里奇特接到了中华帝国海军潜艇被深水炸弹炸沉多艘,剩余的中华帝国海军潜艇狼狈逃窜的消息,今天第一次露出了笑容,这可以说是联合远征舰队今天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布里奇特有些兴奋的对身边巨人号舰长瑞恩米德说道:“看看,中华帝国的海军,也不是不能战胜的,曾经让我们整个欧洲闻声色变的中华帝国潜艇,不是也被我们给击沉了一大堆,剩下的潜艇只能狼狈逃窜。”
瑞恩米德也露出一丝微笑的说道:“听到中华帝国潜艇靠近的消息,我还有些心惊肉跳,没有想到这么容易,就击退了中华帝国的潜艇部队,还能击沉了那么多艘,可惜我们英法德3国的潜艇,好像也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就全部失去了音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