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绿萼梅
作者:
墨涵元宝 更新:2021-07-03 09:59 字数:3735
“桢儿,阿娘煮了好茶,你来尝尝。”梁嫤跪坐在席垫上,笑着指了指对面的位置。
于东宫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好几日。
当初险些危及到太子子嗣的风浪,也渐渐平息下去。
一切好似没有什么不同,可一切又好似都不同了。
究竟是哪里变了,谁也说不上来。
“阿娘叫我来,就是让我来吃茶呀?”太子在梁嫤对面的席垫上跪坐下来。
梁嫤笑了笑,“阿娘请自己儿子吃茶,不行么?”
太子摇头,轻笑,“没有,自然是行的。”
他端起茶碗,浅饮一口,不禁眉头微蹙,“唔,太苦了!”
梁嫤笑了笑,“这茶虽苦,却是于身体有益的,你常常熬夜辛苦,喝点清苦的茶,疏泄内火,于身体十分有益。”
“多谢阿娘!”太子闻言,忍着苦,又喝了一大口。
瞧见阿娘也是小口小口喝着,连眉头都没有蹙一下,他不禁耐下心来品品茶中余味。苦涩之余,似乎确实有点不同的香味。
“听闻桢儿自小,记忆力便十分的好,《礼记?大学》桢儿一定背过吧?”梁嫤笑了熊,放下茶碗。
太子缓缓抬头,“是,儿背过。”
梁嫤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呃,后面是什么来着?”
梁嫤皱眉像是一时要显摆,却又想不起来般,面上有些许尴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太子缓声说道。
“对对,就是这段。”梁嫤笑着又端起茶碗。
太子面上却已经恍然,阿娘哪里是来请他吃茶的,分明是来教导他的。
“前几日,东宫的事情,叫阿娘费心了!”太子拱手弯身,向梁嫤失礼。
梁嫤笑了笑,“作为阿娘,我帮着自己的儿子,自然是应该的,费心也是应该的。可桢儿,你长大了,你是储君,你从六岁时被立为太子那一刻起,你就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阿娘相信,不用阿娘提醒,你也从来没有忘记过。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天下平。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相信这一定是你心中的愿景。”
太子垂眸没有说话。
终于,还是要说了么?
终于,还是要到了离别的时刻了么?
“阿娘相信,不管是一世一双人,还是齐人之福,你坐在这个位置上,心中一定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需要做什么。后宫安稳,是前朝安慰的前提,朝堂安稳,是天下安稳的前提。”梁嫤脸上一直带着笑脸,声音也十分柔和,并没有谈论起这个话题的沉重和严厉。
太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便是你不舍,阿耶和阿娘也会放开手,让你自己去面对这一切。不是阿娘不愿为你的内宫你的事情操心,你长大了,桢儿。”梁嫤说完,又端起案几上的茶碗,抿了口茶水。
还真是苦,成长是苦,离别是苦。但若没有前头的苦涩,何以品尝后头余香?
“别放任自己的东宫,也别放任自己,你就是管不好,阿耶阿娘也是一样要离开的。所以,莫要为了留住我们而纵容。”梁嫤放下茶碗,笑着说道。
太子垂眸,没有作声。
东宫的事情平息以后,他一直什么都没做。
他以为自己的不作为,会让阿耶阿娘不放心,觉得他没有长大,而在京城多留些时候。
原来,他的不作为,阿娘也看在眼里。
他看了看面前苦涩的茶水,端起茶碗来将茶水进灌进口中。
苦,真是苦。
可这种苦涩好似真的是良药,自己喉中有些发干发痒,这茶水咽下,好似喉中的痒痛就立时被舒缓了。
“多谢阿娘!”太子笑了笑。
上官良娣一月禁足期满。
太子并未向上次一样,立即招幸她。
她只是去向太子妃请安之时赔了罪以后,便多数时间都呆在自己的寝殿中。
未向往常一般陪在太子妃身边。
太子妃如今已经有八九个月的身孕了,身子越发沉重,她身边都是太子精挑细选出来伺候之人。不需要她前去卖好。
她在寝宫之中,专心读书练字。
她发现心静下来了,字自然就精进了。
原来写字,也不只是熟能生巧的事,心境,是比技巧更重要的东西。
宫女半夏倒是发现,自从禁足以后,主子的笑容倒是比以前更多了。虽然太子殿下来的时候却是比以前少了。
但这也未能影响主子的心情。
上官云瑶解了禁足的第三日。
傅良娣前来探望。
“妹妹真是好雅兴,练字呢?”傅良娣来到桌案边,垂眸笑道。
上官云瑶笑了笑,没做声。
“梁氏医案?妹妹这是打算学医呢?”傅良娣笑道。
“多知道些医理,总是好的。”上官云瑶缓声说。
傅良娣看了看窗外,轻叹了一声,“是啊,若不是皇后娘娘,太子妃上次可是……还好都过去了。平日里见到王良媛也是天真烂漫,怎么也想不到她竟会做出这种事情来!”
上官云瑶一直低头写字好似根本不为她的话所动。
傅良娣继续道:“听闻她以前和妹妹你还是闺中好姐妹呢?怎的会用如此阴狠的手段害人?还险些害了自己的堂姐!”
傅良娣以为上官云瑶总要跟着她抱怨两句。
却听闻道上官云瑶摇了摇头,“人都有想差的时候。害的太子妃生病,却是我的不是,怎能怪到她身上呢?”
傅良娣闻言,不又皱眉,停了片刻才挑眉道:“那妹妹是觉得,皇后娘娘对王良媛的处罚太重了?”
上官云瑶终于停下手中笔,侧脸看着站在桌案一旁的傅良娣,“傅姐姐说什么?王良媛?哪里有王良媛?”
傅良娣闻言一噎,讪讪笑了笑。
上官云瑶也笑了,“姐姐真是爱开玩笑。”
说完又低头去写字。
傅良娣略停了一会儿就告辞离去。
两个人说话的事上官云瑶并没有告诉太子。
可两个人相处了多长时间,都说了些什么,说话的神态语气,最后却全然进了太子的耳朵。
太子当晚原本应该去傅良娣寝宫,却是没去。
傅良娣等到半夜,也不见人来,后来等不及,叫宫人去打听,才知道,太子歇在了崇文殿。
许是忙于公务吧。
太子勤勉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儿。傅良娣并未多想。
可第二日,东宫多出来的一位傅良媛,却是叫她大吃了一惊。
这位傅良媛也是傅家的女儿,闺名慧文,称为文娘。是她叔父家的幼女。
据说昨夜里,傅文娘在花园里偶遇太子,被太子殿下看重,昨夜招幸。太子殿下十分满意,这便封了良媛。
傅文娘前来向她请安的时候,她还有些愣怔。
怎的那般巧?
怎的昨日轮到她侍寝的时候,就遇见了傅文娘?
为何偏偏那么巧的也是她傅家的女儿?
宫女在一旁轻轻碰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笑道:“文娘起来吧,不必太客气,本就是自家姐妹,日后一起伺候太子殿下,更要尽心才是。”
傅文娘性子温婉,闻言颔首又福了福身才起来。
傅良娣笑的和煦,可心中有多别扭,只怕也只有她自己清楚。
只是巧合吧?
这傅文娘虽然温柔娴静,可相貌不算十分美艳,起码定是不如她的。
太子忽而招幸她,只是心血来潮吧?
不会有旁的意思在里头吧?想要提点她?警告她?
不会不会,她又没做什么,老实本分,怎么会失了太子的心呢?一定是她想太多,这就是个巧合而已。
赶在她侍寝的时候,招幸了傅家旁的女儿,并封了良媛,倘若只是巧合的话。
再次轮到傅良娣侍寝之时,临时改了傅文娘侍寝,就不是“巧合”能说得通的了。
傅良娣心中惊疑不定。
她究竟是哪里惹了太子不高兴了?
“姐姐也在啊?”傅文娘站在亭外向傅良娣打招呼。
风过凉亭,有些冷意。
傅良娣转过脸来,看着亭外站着的傅文娘,点了点头,“是啊,妹妹也来吹风么?”
傅文娘笑了笑,“不是,天寒,听闻落雪阁外头有一颗绿萼梅树,我去瞧瞧梅花开了没有。姐姐怎的在这里吹冷风?”
傅良娣看着她,“吹吹冷风,好让脑子清醒。绿萼梅要到腊月才能开呢,如今定然还没开。”
傅文娘笑道:“那去看看结了多少花苞也好。”
说完福了福身,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离去。
“绿萼梅现在怎么会开,真是没见过世面。”傅良娣身边的宫女低声道。
傅良娣轻嗤一声,“也不知怎的撞了大运,在家中的时候属她胆子最小,最怯懦,见到我低头敛目恭顺的很!如今却是一再夺我的恩宠!你瞧她跟我说话时那神态!好似有多了不得似的,不过是借着我的运气爬到了如今的位置,还以为能在我面前嚣张了?”
“良娣说的是呢!”宫女连忙奉承道,“良娣不过是念着她是自家姐妹,不然岂能容她得意?”
傅良娣,冷笑一声没说话。
晚间时候,却瞧见太子身边的宫人前来。
傅良娣甚是诧异。
“太子殿下有何吩咐?”傅良娣问道。
“殿下送礼给良娣。”宫人奉上一个长条形的匣子。
傅良娣双手接过,谢过宫人,让宫女给了赏钱。
心中激荡不已,太子人虽没来,却是让人送了礼来,是表示心中惦念着她的么?
傅良娣脸上满是笑意,抖着手打开太子让人送来的匣子。
“良娣快瞧瞧是什么好东西?”宫女也在一旁声音兴奋道。
可看到匣子里的一枝盛开的绿萼梅的时候,傅良娣和她身边的宫女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