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锻铜(上)
作者:
奶瓶战斗机 更新:2021-06-26 01:16 字数:3266
拴着“进取号”的几根缆绳松开了,“进取号”继续在船台上停留了一会儿,才开始沿着柚木制成的滑轨缓缓的下滑,最后船尾一下子撞进海水中激起巨大的水花。船只在水面上轻轻地晃动了几下,渐渐地恢复了稳定。早就准备好的工人们开始乘着各种小船靠近“进取号”。
船只下水到投入使用中间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在下水后,船只还要进行内部的装修,各种设备的安置,甚至还需要在海上漂一段时间,以消除制造时候的应力。所以,它的首航肯定是要等到明年了。
“明年如果不出意外,将是我大明回光返照的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大明一度将可以把包括李闯、张献忠之类的起义军消灭殆尽,但是到了年底,满清将再次杀入关内,不但一举消灭了明朝军队中最有战斗力,也最为忠勇的天雄军,让明朝的支柱之一的卢象升殉国,同时还从多元历史的角度很难说悲,很难说喜的掠夺走了数十万人口。”郑森想道,“眼睁睁的看着满清带着几十万人口退到关外,真是让人不甘心呀。要是能从满清那里抢夺一些人口回来就好了。”
郑森估计到明年年底的时候,自己在天津一带应该也有了一个商馆,也算是个小据点了。只是天津太接近北京,朝廷不可能允许自己在那边筑城的。所以,天津据点能够支持的力量相当有限。不过在登莱那边,也应该有一个分基地了。到时候利用海运倒是可以帮着支持一下。只可惜从泰西人那里购买的马匹这时候还到不了,就算到了,也未见得能形成战斗力。否则,投入一支使用阿拉伯马的轻骑兵,倒是能趁乱捡到不少的便宜。如今没有这个条件了,那就只能见机行事了。
“水力锻机倒是已经基本完成了,只是力量上还不太让人满意。”郑森又想起了他给予厚望的水力锻机,靠着用从满清那里弄到的铁桦木做成的最为关键的受力部件,郑家的工匠们总算是完成了这台机器。在没有大规模生产的钢铁的时代,郑森也只能用铁桦木来作为钢铁的替代品了。这台机器的齿轮,曲轴,轴承之类的东西,全都是用这种世界上最为坚硬的,硬度是普通钢跌两倍以上的铁桦木制成的。这种做法,放在后世,绝对是属于暴殄天物。但在这个时代,这几乎也是郑森唯一的办法了。
用于炼钢的耐火砖的研制还是没有太大的进展,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那些至关重要的机器,都必须依赖于库存的那些铁桦木了。要是黄台吉知道自己当初卖出的铁桦木在郑森集团的发展之初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估计一定会非常后悔吧。
“下一步也许应该建一座水坝了吧?”郑森想,“不过如今的水力锻机倒是已经可以用来锻造比较小的火炮了。至少六磅炮是没问题了,十二磅炮还不清楚。不过考虑到如今还没有重型挽马,地面部队也就能用用六磅炮。所以暂时六磅炮也够用了。”
然而郑森没有想到的是,他寄予厚望的青铜锻造却又出麻烦了。
……
“这铜怎么变成这样子了?”钱万贯望着眼前的一大块锻铜直发呆。这块铜表面粗糙,全然没有光泽,而且锻件上面满是纵横交错的裂纹。尤其是在锻件的边缘部分,一些裂纹则更为明显。
显然,这样的铜是不能用来制造火炮的。在承受膛压的时候,那些有裂纹的地方会成为明显的弱点,并最终导致炸膛事故。
而且这不是钱万贯锻坏了的第一块铜了。虽然这些铜还可以再回炉熔炼,重新做成铜锭,但是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意味着人力物力的耗费。
相比钢铁,铜合金在锻造的时候,对于温度的控制必须要更为精确,过高或者过低都不行。适合进行锻造的温度区间要小得多。更要命的是,在这个本来差别一般就只有两百度左右的温度区间中,还存在一个材料会变脆的中温区域,也需要加以避免。
郑森对此并不是很了解,虽然他知道,每种金属在锻造的时候都有一个最合适的温度范围,但是这个温度范围到底是多少,他并不是学冶金的,又没有百度可以查询,所以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刚才的加热时间,锻压时间什么的都记录下来了吧?”钱万贯转过头问自己的学徒张冲道。
“师父,都记下来了。”张冲回答说。
“好吧,我们再把加热时间减少十分之一,试试下一个铜锭……”钱万贯说。
钱万贯原本是佛山一代出了名的铁匠,被郑家高新请来之后,如今却干上了锻铜的事情。看起来好像有点专业不对口了。但是考虑到这个时代里,青铜很少需要进行热锻处理(一般青铜器都是铸造的,而其他的铜器,比如铜盆,铜瓶什么的,都是直接冷锻成型的。也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所以铜器师傅们对于热锻的火候什么的,反而不如铁匠们有经验。因此,青铜锻造这件事情反倒是被交给了一群铁匠来负责。
但是对于铁匠们来说,青铜是一种和钢铁完全不同的金属,所以他们原来的很多经验暂时都用不上了,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最笨的办法——慢慢的试。每种可能的火候都试一试。然后一一记录下来,直到找到可行的方法。事实上,在很长的时间里,有关金属的热处理的技术,基本上都是靠着这样的办法,一点点的试验出来的。
而在找到真正合适的锻造方法之前,郑森还是不得不继续使用铸造的火炮。
“老钱呀,你的时间到了。你可不能再霸着机器了,这台机器,该我们用了。”
钱万贯正准备交代手下的学徒,进行下一轮的实验,却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他抬起头来一看,却是另一位著名铁匠张大壮。和钱万贯一样,他也是参与这一项目的铁匠。钱万贯点点头,没有多说话,只是让到了一边。
每一个铁匠都选择了一个加热铜的温度区间。当然温度是不是到了这个地步,主要靠铁匠们的经验判断。而他们的身边都跟着有几个护厂队培训出来的学徒,这些学徒则负责严格的记录下每一次实验的情况,包括火力的大小,加热的时间,锻炼的结果。
因为能够锻造大件的水力锻造机目前还只有一台,所以所有的工匠都是先在自己的小炉子上面进行初步的实验,有了一定的结果之后再到水力锻造机上进行大件锻造的实验。而且小炉实验开始的时间要早得多,在水力锻造机的第一个零部件被设计出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显然,小件物体的温度控制和大件物体并不太一样。所以虽然在锻打小块的青铜的时候,钱万贯获得了不错的结果,但是换成大件之后的实验却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不过虽然失败了,钱万贯却并不是非常沮丧,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在渐渐地摸到了成功的边。这一次锻铜开裂的状态,在他在小炉子实验的时候,他就已经有过类似的失败了。对比在小炉子上面的记录,他知道,这多半是因为锻铜的温度过高造成的。所以他有信心再后面的试验中慢慢的找到合适的处理方式。如今他担心的是另一件事,那就是张大壮他们的试验结果会如何。因为张大壮同样在小炉子中获得了成功,如今就看谁能够抢先在大件锻造上获得成功了。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涉及到高额的奖金。
所以钱万贯并没有离开现场,而是站到一边聚精会神的盯着张大壮的实验。虽然依照上面制定的规矩,到了大件试验的时候,所有的实验数据都要共享。但是钱万贯依旧守在这里。
张大壮的实验同样失败了,而且他失败得看起来更为严重,因为他的那块锻铜虽然没有出现密密麻麻的小裂纹,但是却出现了很深的几道大裂纹。
“张冲,快查查我们的小本子,这种裂纹是怎么造成的?”钱万贯赶忙对张冲说。在小炉子上,钱万贯进行了上千次的实验,所以,有些结果如果不翻阅记录,他自己也记不太清楚了。
所谓的“小本本”并不是完整的实验记录。上千次实验的记录堆出来都有小半间屋子了,查找起来很是费时间。不过其中的一些经典的图像,张冲却将它另外整理成了一个小本子,只要找到类似的图像,然后再找到那个区间,就能更快的找到和这次失败最为接近的小炉实验的结果了。
“在这里,师父,你看是不是和这张图上的裂纹有点像?”张冲很快就从小本本中找到了一幅图。
钱万贯接了过来,看了看,虽然他其实并不识字,但是这一年多来,至少小本本上常见的一些字他已经能认出来了。在那张图下标着“火候五十八”旁边还标注着“火候不足,不够热。”
钱万贯点点头,刚要吩咐张冲做好记录,却看到张冲已经在刚才的那份大锻件实验报告上标上了这样一句:“初步认定:适合的加热时间应该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