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_分卷阅读_38
作者:
邈邈一黍 更新:2020-08-09 23:45 字数:4625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胤祯也不是没有朋友的人,哪能一点消息都收不到。
不得不说,这些人骂人都骂不到点子上,反正在他听来是不痛不痒,一点儿也不觉得难受,相反,这些骂人的话翻译过来更像是在夸赞。
夸赞他不拘小节,夸赞他摸准了皇阿玛的脉,夸赞他没花几两银子的生辰贺礼出尽了风头,某种方面甚至还夸赞了他有孝心。
这样的议论声,来得越多越好。
只可惜,说这种话的人还是少,虽说朝堂上他得罪的人很多,但是会在背地里说人的官员还是少,某些方面,这些人还是挺君子的。
胤祯刚对这些人有了些微的好感,很快就被‘打脸’了。
这边园子的图纸刚刚定下来,不光是达到了胤祯和琉璃的要求,连四贝勒对这次的设计都甚为满意。
既是皇阿玛赏的园子,施工自然是要交到工部,按理来说,这图纸也应该是工部的人来出,但谁让他们找了颇有名声的大师呢,在设计方面,工部都拿不出比这位大师更厉害的官员了。
国库银子不多,这是大伙都知道的事儿,阿哥建个府邸,那也不是从国库出银子,是用皇阿玛给的安家银子来建府邸,建园子就更不能是国库来出银两了。
工部的人跑过来给修园子,那一应的花销还是要胤祯来出。
若是手里头没银子,那就打欠条去户部借,以私人的名义向国家借银子,这也是没谁了,关键这还是皇阿玛的恩典,不光是他们这些阿哥们可以去户部借银子,满朝文武都可以去。
国库之所以这么穷,一部分原因也是被借穷的。
胤祯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他虽然没银子,但是自家福晋有银子。
这年头,平民百姓缺银子不假,但是像他们这些阿哥,还有满朝的官员,真正缺银子花的其实没几个。
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过法,那要是一年领千两的俸禄,非要过万两银子的生活,那肯定缺银子。
胤祯没从户部借一两银子,园子也风风火火的建起来了,一应的材料都尽量用最好的,不怕贵,就怕时间赶不及运过来。
有不差钱儿的人,自然就有差钱儿的,比如康熙。
他自认对臣子算是大方的了,甚至对臣子的待遇可以说是颇为优渥,但臣子们显然没有体谅他这个做皇帝的。
户部的钱,国库的钱,早就已经不够用了,他还想去南巡,想去出塞,那出行的花销都得东挪西挪才能凑出来。
今年若是再来上一趟南巡的话,东挪西挪可能都凑不出这一笔银子来。
已经到了不得不问臣子们讨账的时候了,正所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以前他做主把银子借给这些臣子们,那是恩典,如今也到了该把这些银子收回来的时候了。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谁都知道讨债从来都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大臣不想接,接了也办不成,皇子阿哥们也都不想接。
有志于大位的不想去得罪人,没什么野心的就更不乐意去得罪人了,更重要的是这些个皇子阿哥们也借了挺多的银子。
直郡王借了二十万两白银,太子住在毓庆宫,都不用出宫开府,却也借了整整二十五万两,都不是一次性借过来的,但一次次的借过去之后,从未还过。
三贝勒还好些,只借了十万两了。
四贝勒算是腰包里比较富的了,户部那边儿他只欠了两万两,不用伤筋动骨就能把银子还上。
五贝勒更少,只借了一万五千两,就这还是为了修园子建的。
七贝勒绝对是‘一鸣惊人’,他在户部账面上的借银高达十二万两,虽然比不上太子和直郡王,但他又没有园子,也不用拉拢人脉,可以说压根就没有什么大的花销,何至于要在户部借十二万两白银。
八贝勒跟七贝勒持平,差不多也是十二万两左右的白银。
九爷虽然富裕,可也还有八万两的欠账呢,都是刚出府那一年欠下的,腰包富裕了之后,也没去还上。
十爷是跟九爷一块儿借的,时间和钱数都一样。
十二爷借了五万两白银,也不算多。
十三爷借了十万两,但却不是花在自己身上了,而是花在两个妹妹身上了,出嫁的时候,一人五万两压箱底的银票。
在所有已经入朝参政的皇子阿哥里头,胤祯是唯一一个没有向户部借银子的,他一直就没缺过银子花,建府邸有皇阿玛给的安家银子,后来就是福晋管家了,更不缺银子。
就算福晋没有这般富裕,他基本上也不可能去户部借银子,因为压根就没什么花银子的地方,吃喝穿用都由内务府提供,他自己还有俸禄,给下人发月银能花几个银子。
实在不明白这些哥哥们是如欠下这么多银两的。
还有那些大臣们,一个个是真敢从国库借银子,多的十几万两,少得几千两,更多的人都是借上几万两的银子,借银子的欠条装满了两间屋子,可账面上还过银子的记录却是寥寥无几。
也难怪皇阿玛大发雷霆了,他要是债主,抽刀的冲动都有了。
无债一身轻,皇阿玛要债也要不到他头上来,四哥和五哥欠的少,很轻松就能还上,九哥是大户,还上银子也不在话下,可能连十哥的银子都会是九哥帮着还,十三哥那边他得帮帮忙了,十万两银子对十三哥来说,有些难还。
胤祯把跟自己关系亲近的哥哥们挨个数过来,发现还银子不成问题,皇阿玛要收债就收呗。
满朝文武,也就胤祯能把事情想得这么简单了,不是每个人都有银子能把欠债还上,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银子拿出来还账。
甭管是借来的,还是赚来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一旦进了自己兜里,那就是自己的了,想还回去哪儿那么容易。
占便宜它不香嘛。
第45章 二更
讨债的倒霉差事被皇阿玛交给了四哥。
这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一则是四哥在户部当差,对户部的账目知之甚详,二则也是因为四哥的性子,绝对的刚正不阿,不会偏袒任何一方的人。
只是苦了四哥,要去做这得罪人的差事。
胤祯若是有向户部借银两的话,那肯定现在就去把欠银还了,以此来支持四哥。
可惜的是,他没从户部借过一两银子,想做这带头还银子的人都不成。
不过皇阿玛倒是没让他失望,上午刚点了四哥负责追讨户部欠银,下午就安排他和十三哥一起来辅佐四哥办这差事了。
讨债的事儿,胤祯没什么经验,他只管听四哥吩咐就是了,保证指哪儿打哪儿。
四贝勒接到差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把自己的欠银还上。
他同十三弟和十四弟,必须得要以身作则,若是他们自己都拖欠着户部的银两不还,那去找旁人讨要的时候,也难以说服人。
四贝勒只在户部借了两万两,不过是当时随大流借的,顺手就能还上,十四弟没在里头借银子,只是十三弟的十万两白银,一时怕是很难还上。
四贝勒让人拿了十万两的银票,送去给十三阿哥府,先让十三把账还上再说,众兄弟当中,与他最亲近的除了十四弟,便是十三了。
所以就算不是他来办这件差事,也愿意替十三把钱还上,至于将来十三能不能把银子还给他,那就是无所谓的事儿了。
依着十三的品性,若是能还,肯定会还回来的,若是不能还,他就当是接济弟弟了,必然不会讨要的。
十三爷当天不光是收到了四哥送来的十万两银票,十四弟也给他送过来一份,同样的十万两银票。
这哥俩儿,不愧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十三爷感动的同时,还有那么几分好笑,如此便整整多出来一倍的钱。
还不止呢,晚上的时候,自家福晋拿了八万两银票给他,有大额的银票,也有小额的银票,看样子福晋能拿的都拿出来了。
感动是一回事儿,另一方面十三爷也惊诧于福晋的富有。
四哥壕,十四弟壕,连带着自家福晋都这么壕。
京城里跟他最亲近的这几个人,都是大户,唯独他穷到也就是能凑出几千两银子来。
十三爷这会儿都有些想重新正视讨债的难度,是不是没有他预想当中的那么难,毕竟穷巴巴的可能就只有他一个。
穷巴巴的十三爷,给自家福晋退回去三万两,给四哥退回去五万两,十四弟那份是原原本本退回去的。
一块长大的兄弟,谁还不知道谁,十四弟壕,不是因为手底下的产业多,也不是像九哥那样自己做生意赚银子,而是因为娶回来的福晋会‘点石成金’。
胤祯不光是收到了十三哥退回来的银子,还收到了十三哥的信,信上笼统的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要把银子退回来,没说的太详细,许是怕伤他自尊吧。
用福晋的银钱,古往今来都算不上是什么体面事儿,胤祯之所以能这么心安理得,一则是因为他脸皮厚,想得开。
二则是因为他也能帮到福晋的生意,比如福晋的奶糖铺子,最初就是他提供的方子,再比如福晋的蛋糕铺子,专门做生日蛋糕,而且可以说是做出了花样,已经是京城小少爷、小格格们的‘新宠’。
成了亲,他的爵位也好,还是福晋的财产也好,这些都能算是夫妻共有的。
胤祯伸手问福晋拿这十万两银子的时候,心里边没觉得如何,福晋给钱给的也特别爽快,甚至连放钱的地方对他都毫不避讳。
胤祯一边把信收起来,一边把钱整理好,准备拿回去给福晋,这些银票放在他这里,只能用来压箱底儿,放在福晋那里,只能生出钱来的。
这聪明人想的就是多,还好他不那么聪明,活得轻松。
在皇上大发雷霆,并且严令四贝勒、十四贝勒和十三爷追缴户部欠银的第二天,只有四贝勒和十三爷这两个办差的人,把钱还上了。
户部整整两屋子的欠条,基本上相当于没动。
“还是得先从皇阿哥身上着手,只有咱们兄弟先还上了,下边人才知道不能硬扛。”
四贝勒昨日已经连夜跟府里的先生们讨论过了,皇阿哥当中欠银最多的是太子和直郡王,而官员当中欠银最多的,也是这二位身后的追随者。
只要太子和直郡王肯还,这事儿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儿,剩下的就算是慢慢磨,也能把这些人的欠银全都磨回来。
胤祯全听四哥的,十三爷差不多也是如此,三个人一合计,基本上就已经把任务分配好了。
先礼后兵。
先把除他们三人以外,其余皇子阿哥欠银的时间、银两和总数列出来,分别送到府上去,给面子的就先把银子还上,哪怕是银钱一时凑不足,先还上一部分呢,这个也不必过分苛责。
若一两银子都不往外掏,那就只能上门讨要了。
“五哥、九哥、十哥,这三位哥哥那里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我亲自拿着单子过去,就不让下人送了,能还尽量还上,也好好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胤祯大包大揽的道。
五哥是欠银最少的,很容易还上,九哥和十哥虽然欠银多,但九哥可是大户,富得流油,想还上欠银应该不难。
更重要的是,这几位哥哥跟他关系好,跟十三哥和四哥的关系也不错,想来应该是可以卖他们这个面子的。
四贝勒自然不会拦着,若是和和气气的就能把事情完成,那谁也不想闹得大家都难看。
十三爷没想着一块儿去,虽说都是一个‘种田小组’的,但十四弟和九弟才是里面的核心,他不过是被十四弟拉进去的,要说同其他几位哥哥的关系,还是十四弟更好一些。
户部这边的欠条早就已经整理出来了,哪个人什么时候借的、借了多少、目前为止总共欠下多少,这些全都一目了然。
可以说大半个国库都是被这些人给掏空的。
五哥的为人向来好,从不愿与人为难,就算是之前有些犹豫,在胤祯亲自上门之后,也答应要还了,而且是第二日立马就去户部还款。
反倒是财大气粗的九爷,不太乐意。
“我跟十弟两个人的欠银加起来,都比不上直郡王,更比不上太子,十四弟别柿子挑软的捏,直郡王与太子这二人只要有一个把欠银还了,我就立马跟着还。”
哪个人还会嫌银子咬手,太子和直郡王不还,那他也不准备还。
胤祯真想把九哥的脑袋打开瞧瞧,那里面装的是浆糊还是玉米粥,说精明的时候是真精明,说糊涂的时候那也真是糊涂的不得了。
“我来找九哥固然是为了差事,但我以为九哥自己能想通的,你跟十哥都已经为皇阿玛抄了三四年的佛经了,不就是为了保佑皇阿玛长命百岁,同时也想博得皇阿玛的好感吗,如今机会来了,国库缺银子,皇阿玛想让大伙把银子都还上,九哥若是有心,其实根本就不用等到我来上门,皇阿玛下旨的当天,就应该主动去户部衙门把银子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