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_分卷阅读_420
作者:庄不周      更新:2020-08-09 09:05      字数:6438
  第1159章 针锋相对
  赵温气得暴跳如雷,厉声大喝。“岂有此理,来人……”
  徐庶已经走远了,一边走一边和排队等候的难民们打招呼。难民们神情各异,有的冲着徐庶点头哈腰,有的怯怯地看着远处的赵温,有人的则对赵温的反应愤怒不已,有人则暗中窃喜。南阳来对了,如果留在关中,什么时候能等到粮食真是说不准的事。就算南阳的粮食运到关中,分到他们手里的恐怕也寥寥无几,大部分都被这些当官的先分了。
  徐庶走了,赵温发怒没了对象,站在路边有些懵,心里把徐庶骂了无数遍,最后干脆骂到了孙策头上。上行下效,如果不是孙策目无朝廷,徐庶一个小小的武关都尉怎么敢如此放肆。
  形势比人强,赵温再生气也无法左右徐庶。反复权衡之下,他派人赶回关中报信,自己则继续前往南阳。主政南阳的毕竟是张纮、周瑜,徐庶只是奉命行事。只要能说服张纮、周瑜,这件事还有希望。时间紧迫,他必须双管齐下,尽可能争取时间。
  徐庶倒也通情达理,没有阻止赵温进关,但也没给什么好脸色,连例行的接待都免了,赵温连难民的待遇都没享受到,只能灰溜溜的越关而过。
  过了武关,沿着武关道一路向前,赵温越走越心慌。和武关外一样,路上的难民络绎不绝,都是衣衫褴褛,拖家带口,但区别也很分明,他们脸上看不到那种惊惶和绝望,神情要平和得多。路上的车也多了起来,不少老弱都可以坐着车赶路。
  赵温注意到,这些车虽然以牛车为主,没什么华丽的装饰,但宽大结实,哪怕车上装得满满的,拉车的黄牛依然健步而行,不怎么吃力。他趁着休息的时候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这些牛车都是运粮食到沿途邮驿乡亭的。大量难民涌入关中,沿途驿站每天仅是要煮粥赈灾就花费不菲,附近的乡里供应不及,只能从南阳腹地转运。为此甚至影响了沿途官员的饮食供应,只能粗茶淡饭,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尽管粥很稀,尽管一天只能领一次,尽管等一碗粥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但有一个好处非常实际,难民们几乎不用花钱。即使你身无分文,只能有耐心,也能领一碗粥,然后搭乘返程的牛车,继续向前,直到他们进入南阳腹地。
  赵温心情很复杂。他既对南阳的赈灾措施得力感到欣慰,又为粮食的紧缺不安。南阳的粮食已经如此紧张,他们是不是根本就不愿意赈灾关中?难民不断从关中涌出,涌入南阳,这是釜底抽薪啊。对孙策来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难民涌入南阳,当然是能拖一天就拖一天。
  赵温不敢耽搁,昼夜兼程,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赶到了析县。在这里,他遇到了张纮。
  因为宛城离武关太远,来来回回传递消息太慢,又虚耗人力,张纮干脆赶到析县,就地办公。赵温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和阎象商量事情。秋收在即,阎象身为南阳太守,要保证秋收的顺利进行,这关系到南阳局势的稳定。张纮要求阎象做好统筹,将已经入关的难民组织起来,帮助秋收,以工代赈,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每日的口粮,并安排这些难民一路向南,取道顺阳、酂县去襄阳,进入南郡。南阳已经人满为患,没什么空余的土地,养活不了太多的人。
  得知朝廷使者来了,张纮又匆匆吩咐了几句,起身出迎。
  赵温和张纮是旧相识。当年张纮扬名洛阳的时候,赵温也在洛阳为官,两人有过交往。虽然算不上挚交,却也志同道合。后来张纮返乡,赵温也转京兆郡丞,就再也没见过面。二十年后重途,自是格外亲热。
  “子纲,当年便觉得你非等闲,如今才知道还是小看了你。”赵温半开玩笑半当真。“现在连朝廷的安危都系于你一念之间了。”
  张纮心知肚明,不动声色的反击。“子柔兄,你言重了。天子虽然年幼,可是有子柔这样的良臣相辅,雄飞有时,岂会受制于人。恰恰相反,天下系于子柔等人一念之间,望恩泽如关中之盼甘霖。”
  “子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追随孙将军,以唇为刀,以舌为矛,气势雄浑,令人难当啊。”
  张纮哈哈一笑。“子柔兄,孙将军是朱雀,不是黄鸟。”
  赵温尴尬不已,顾左右而言他。“子纲准备在这里接诏吗?”
  “诏书是给我的?”
  “是给孙将军的,但你受孙将军之托,主南阳军政,诏书给你也是一样的。”
  张纮一边将赵温往里面让,一边打量着赵温。赵温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孙策信任他,将南阳军政托付给他处理,这是他们之间的事。如果朝廷也这么想,甚至这么宣扬,那就有离间的意思了。他受孙策信任,但谤随誉生,等着机会在孙策面前诋毁他的人有的是,他自己如果不警惕,随时会中暗箭。
  来到堂上,张纮阻止了准备宣诏的赵温,正色问道:“子柔兄,诏书究竟是给谁的?”
  “有何区别?”
  “当然有区别。”张纮一字一句地说道:“如果是给孙将军的,我可以代接,这是他赋予我的权力。如果是给我的,那有的诏书可以接,有的诏书不能接。”
  赵温眼神闪了两下,握着手中的诏书,沉吟着:“哦?那什么样的诏书可以接,什么样的诏书不能接?”
  张纮的神情越发严肃。“与我个人有关的诏书可以接,与长史身份有关的不能接。”
  赵温哈哈一笑,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笑容,反倒多了几分讥讽。“子纲,十余年不见,你现在也学会明哲保身啊。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你的眼中难道只有长史这区区千石之职,为此不敢有丝毫逾矩?”
  张纮深吸了一口气。“子柔兄,你不觉得如今逾矩的人太多,逾得太随意了吗?天子尚在,区区一个冀州牧就敢以诏书行事,这难道就是子柔兄认为的以天下为己任?”
  赵温顿时语塞。他看着张纮,干笑了两声。
  第1160章 釜底抽薪
  诏书是给孙策的。张纮原本可以接,但经过这么一个插曲后,他不肯接了,要赵温去平舆传诏。
  赵温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懊悔不迭。无奈之下,他只得向张纮恳求,关中灾情严重,形势紧急,你能不能先拨一点粮食过去救急?
  张纮想了想,做出了让步。孙将军答应过三十万石,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是朝廷一直在拖延时间,不仅诏书案一直没有结果,孙将军的几次战功也一直没有封赏,请功簿都报上去大半年了,朝廷一点反应也没有,这是什么意思?
  关中大旱,朝廷着急,那冀州有没有安排粮食赈济?据我们所知,从初平元年开始,冀州就没给过朝廷一粒粮,这欠债是不是该还了?
  三十万石可以送,但我们有两个要求:
  首先,我们对你们不放心,我们要求大司农周忠前来接收,并由我们指定一位将军全程保护,避免被饥民打劫,也免得有人从中发国难财。
  其次,这三十万石粮食是我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是用来赈灾,不是为了给朝廷发俸禄的,我们希望每一粒粮食都能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我们会派人全程审计,如果出现有使用不当的情况,下次不会再有一粒粮入关。
  听完张纮的话,赵温的脸色就变了。“张子纲,这是你的意思,还是孙将军的意思?”
  张纮不卑不亢。“是我的意思,也是孙将军的意思,更是所有为了筹集这些粮食出过力的人的意思。”
  赵温气得脸色铁青,眼睛里都快喷火了。他死死地盯着张纮,一字一句地说道:“张子纲,你的眼里还有朝廷吗?”
  张纮眉头轻皱。“子柔兄,你的意思,我不太明白。我听说你在家乡赈灾,散尽家财,活命者数以万计。当是时也,你为什么不将粮食交给郡县,非要亲自亲为?我们这么做,目的和你一样,是为了更好的赈灾,而不是给那些是非不分的官员发俸禄。”
  赵温无言以对。他打量着张纮,心头震惊不已。张纮对他的事非常清楚,不仅知道他说过雄飞雌伏这样的话,还知道他在家乡赈灾的事。
  “至于朝廷……”张纮看着赵温,眼中闪过一丝凄凉。“子柔兄,我的眼中有没有朝廷,你不知道吗?”
  赵温讪讪,知道自己语气太重了。朝廷被党人控制,孙策父子的封赏一直没有下达,袁绍诏书案一直没有处理,坐镇洛阳有功的朱儁却被免职了,朝廷针对孙策的意思非常明显。如果不是张纮从中斡旋,别说三十万石,孙策三石都不会给。不是张纮抛弃了朝廷,而是朝廷抛弃了自己。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朝廷被党人控制,已经无法自主。
  党人如愿控制了朝政,但他们却不能拯救大汉,只会毁灭大汉。
  赵温不在党人名册,他对党人的这些偏激行为也不能认同,但他无能为力。面对张纮的质问,他无可奈何,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让三十万石粮食起运,到了关中再说。早运一天,就有可能多救几百个人。
  与此同时,他带着诏书,赶赴平舆。
  ……
  长安,南山下。
  天子一身布衣,与荀彧并肩而行。
  天气炎热,长安又无粮,天子只好带着百官移居南山,一是避暑,二是想挖点野菜充饥。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山上是凉爽些,但野菜却早就被饥民挖光了,而且挖起野菜来,他们这些人还真不行,根本分不清什么是能吃的野菜,什么是不能吃的野草。
  唯一有这本事的反倒是唐姬。她回颍川避难的那段日子学会了挖野菜。
  “难怪姓氏大多以女为部。”天子看着远处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提着铁铲的唐姬,叹了一声:“满朝文武,就指着她挖的野菜喝汤了。”
  荀彧沉默不语。大病一场后,他的心情一直不好,如今形势危急到这一步,他更是心急如焚,一刻也不得安宁。苦心经营了几年,结果被一场旱灾打回原形。不过,他更清楚,天灾固然严重,但人祸更可怕。如果不是那些党人从中作梗,南阳的粮食早就到关中了。
  现在关中无粮,百姓为了生存纷纷外逃,大部分去了南阳,少部分去了汉中和凉州,关中能活下来的人口不会超过十万,朝廷已经成了一个空架子,自食其力都做不到,还谈什么复兴。
  怎么办?
  “行啦,别愁了。”天子拍拍荀彧的手。“尽人事,听天命,你已经尽力了。”
  荀彧打量着天子,心里更加酸楚。果然是苦难能成就人,短短几年时间,天子就由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成长起来,初显明君之相。他自信豁达,又不屈不扰,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达观,即使是很多久经世事的老臣也做不到。
  可惜他生得太迟了,又是个庶子。如果他是嫡长子,或者当初孝灵帝废长立幼成功,这形势也许不会这么糟糕。
  虎贲王越快步走了过来,躬身行礼。“陛下,温侯来了。”
  “哦,快请。”天子朗声笑道:“温侯来了,我们就有肉吃了。”他拍拍荀彧的肩膀。“令君,别愁眉苦脸的,有肉吃了。”
  荀彧想配合一下,但他怎么努力也笑不出来,好容易挤出一点笑容,却比哭还难看。远处有马蹄声响起,吕布带着张辽等人飞奔而至,在近前下马。不出天子所料,吕布带来了刚刚猎获的几只野物,有两只鹿,一只麋。关中大旱,百姓四出逃亡,野生动物却热闹起来了,尤其是食肉的野狗,不少饥民成了它们的食物,一个个膘肥体壮,眼放绿光。
  但吕布知道天子不会吃那种动物的肉——那等于间接的吃人,所以他每次带来的都是野雉或者麋鹿等猎物。这一次依然如此。天子很高兴,吩咐虎贲郎拿去分解,准备熬成肉汤,与群臣一起享受,打打牙祭。
  “陛下,南阳有消息来了。”吕布在天子面前坐下,一边搓着手上的血,一边说道:“南阳将有三十万石粮运到关中,但是……”吕布看看天子,尽可能掩饰住自己的开心。“孙将军要求我全程保护,防止有人从中揩油。”
  第1161章 汉家少年初长成
  看着吕布那明明很兴奋却故意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荀彧神色一冷,刚要出声驳斥,天子适时地按住了他的手。
  “谁传来的消息?”
  “侍中赵子柔(赵温)。”吕布目光躲闪了一下,又说道:“武关都尉徐元直也送来了消息,希望我能尽快赶到武关接收粮食。”
  “好啊,好啊。”天子抚掌而叹,笑容满面。“有了这三十万石粮,君侯也不用为粮食担心了,关中灾情得到缓解,朝廷也有一线生机,皆是孙将军与君侯之功。”
  吕布咧着嘴笑了,心里美滋滋的。有了天子这句话,他心里就有底了。马腾、韩遂因为与孙策的关系,早就通过馈赠和贸易的办法筹集到了足够的粮食,并州军却只能仰仗朝廷的拨付,朝廷也没粮,拖了他快两个月了。现在南阳粮食送到,孙策指定他押运,自然是给他优先补给军粮的机会。只是这粮食毕竟名义上是给朝廷的,天子点了头,他才能拿得名正言顺。
  “陛下放心,臣接到粮食后,立刻给陛下行在送两万石,陛下可以安心在这里住到秋天。”
  “那就有劳温侯了。”
  “不敢。”吕布起身,躬身施礼。“救灾如救火,臣就不耽搁时间了,就此告辞。”
  天子起身相送。吕布心中满足之极,连连谦虚了几句,示意天子留步。他后退几步,跳上马,带着张辽等人飞驰而去。看着他们消失在远处,天子这才坐了回来,嘴角微挑,笑着摇摇头。荀彧忍不住嘀咕了一句:“真是莽夫,几石粮就被人收买了。”
  天子瞅了荀彧一眼。“有粮食了,令君不高兴?”
  荀彧连忙说道:“陛下,有了这些粮食,关中的形势的确可以稳住,但人口损失却很难弥补回来。朝廷……”他不忍再说下去,只能长叹一声,无力的垂下了头。
  “是啊,朝廷现在是釜底游鱼,能坚持几天,谁也说不准。不过,欲强健,先治病,不把病根找到,把病治好,你就是花再大的力气也无法让自己强大起来。”天子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随意划着,像是在说闲话,却带着一抹成足在胸的自信。
  荀彧看着天子,尤其是看到他嘴角浅浅的笑意,忽然心里一惊,嘴里顿时有些苦涩。天子感觉到了荀彧的异样,目光转了过来。刹那间,荀彧下意识地避开了天子的眼神。
  “令君?”
  天子叫了两声,荀彧才回过神来,连忙向天子请罪。天子摆摆手。“有一件事,我想和你商量。”
  “陛下请说。”
  “先帝子嗣单薄,皇兄又不幸早逝,没有留下子嗣,如今只有我们姊弟二人,相依为命。姊姊年已及笄,该为她寻一个德才兼备的少年英俊成婚,令君可有合适的人选?”
  荀彧迎着天子温和的目光,很是惭愧。要操持婚姻的岂止是公主,天子更是重要之重。朝廷危机重重,正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援,婚姻关系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这些事本来都是他该主动为天子谋划的。他虽然被免了尚书令之职,但天子待他亲近依旧,他却都因为生病而有所疏懒,还要天子特意提醒,真是有失臣子本份,愧对天子的信任和器重。
  “陛下所言甚是,是臣久病荒疏,未能为陛下谋划周全,臣之罪也。”他顿了顿,又道:“汉家故事,尚公主者必列侯,如今又是乱世,不能仅重门户出身,还要有真才实学,忠孝之心更是不可或缺。如此方能配得上公主尊贵,臣当细细甄别,不负陛下所托,不误公主终身。”
  天子微微颌首。“这件事不着急,可以慢慢酙酌。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令君,故太尉朱公上书,荐征东将军孙坚为卫尉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荀彧心中一怔。天子先提公主的婚事,又提孙坚入朝的事,是碰巧还是有意?难道他想和孙家联姻?孙策势大,又出身寒微,需要朝廷的道义支持,的确是一个不错的联姻对象,但孙策野心勃勃,如果他成了外戚,不仅士族将失去对朝政的控制权,陛下也很难再从他手中夺回权利。
  孙策比天子只大几岁,而且听说颇有修道天份,除非在战场上阵亡,否则他很可能比天子活得长。
  这件事不能太仓促,至少应该找相士相相孙策再说,否则极有可能是饮鸩止渴。荀彧犹豫了半天,忍不住提醒天子。“陛下,关中人口损失严重,就算是稳住局面,恢复起来也很慢。如今有并州军、西凉军五万余人,已经难以供养,如果孙坚入关,负担更重,恐怕……”
  天子笑了。“你是担心关中人马太多,互不统属吧?已经有凉州军、并州军,再多一支江东军又能如何?至于钱粮,孙策既然能供粮韩遂、马腾,现在又供粮给吕布,他还能让他的父亲饿着肚子不成?孙坚如果愿意入关,对朝廷利大于弊。我不担心关中供养不起,我担心的是他不肯来。”
  荀彧沉吟不语,迅速权衡着孙坚入朝的利弊。他原本有些病怏怏的,打不起精神,一开始考虑事情,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专注得甚至有些亢奋,原本没什么神采的眼神明亮起来,苍白的脸上也露出些许光泽,就像美玉剥去了粗糙的璞皮,经过细心琢磨,散发着温润的光。
  天子看在眼里,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看了唐姬一眼。唐姬正看着荀彧出神,她被荀彧的神采吸引住了,竟没有注意到天子嘴角的戏谑。侍女碰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忍不住瞋了天子一眼。
  过了一会儿,荀彧轻轻的吁了一口气,身体放松了一些。“陛下所言甚是,强干弱枝本是朝廷不言之秘,孙坚入朝不仅可以加强关中实力,朝廷还可以籍此影响关东的形势,臣觉得可以考虑一下,必要的话可以进行朝议。臣还有一个建议,恳请陛下留心。”